第四十章:东窗事发(2 / 3)

作品:《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不过有多个未来关系的可能,聊胜于无。

奏折先呈通政司,通政使高文起是忠顺亲王的人。

他先通报亲王,商量之后,见奏折没有不合规制的。

呈上内阁,内阁次辅、首辅、阁臣认真看了一遍,加上票拟。

多少心思埋在肚里,转交司礼监,司礼监批红通过,再呈给雍乐皇帝。

陈东生在等,等贾珍忙完了得知被参的消息,焦躁不安。

贾琮却没有等,他还在办另一件事。

封建时代的茶楼酒肆有一种“瞽者说书”,即是瞎子说书。

贾琮找的徐承则倒不是个瞎子,他算是个江湖游侠,给足银子就能办事。

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说。

贾琮正好需要这样的人,特意把贾珍的一些恶事编成话本。

拿给徐承则去说书,徐承则是不怕豪门勋贵的,真出事了一走了之就是。

像柳湘莲把薛蟠暴打一顿,逃出京城,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

除此之外,贾琮还暗中叫铁牛联系了西城的地痞流氓。

如此一来,他的小存库就基本没剩多少银子了。

好在他仅仅只是叫地痞流氓挑唆、助阵,要价倒不高。

地痞流氓这种群体在这个时代是很“繁荣昌盛”的。

金庸武侠里的“丐帮”这个门派可不是空穴来风。

那时的地痞流氓有群体、有个体、大多半有后台。

明朝年间有一次查出来,其中一个团伙的后台竟是锦衣卫!

江南更乱,著名的有“打行”,晚明战乱。

这些地痞流氓坑蒙拐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

大楚最繁华的要数庙市、内市、灯市,内市在内城。

贾琮见识不到,庙市、灯市则是每月都有定期,非常热闹。

距离宣武门菜市口几里地的街口,也隶属于西城。

因为靠近内城城门。

沿街店铺、茶楼酒肆等,旗帜高挂几丈,鲜艳夺目,极为奢华。

店家牌匾也别具特色,有的写着“天下第一店”、“四时馆”。

古人打广告的手法令人叹为观止,古人的智慧,更不可小觑。

在“天下第一楼”的宽敞二楼,徐承则喝茶润喉,四周围满坐着看客、食客。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诸位看官!

下面徐某将要为大家讲一出‘贾将军强抢民女,林恶奴暴打佃农。”

“话说大楚乾德年间,西城有一贾姓贵子,袭三品威烈将军.......

一日,那贾将军看上一位民女,想要纳府做妾,谁知女方父母坚决不从。

贾将军大怒,花钱请了一位讼棍,讹诈、逼迫女方父母......

公堂之上,六月飞雪,天怒人怨啊!”

话音刚落,四周响起一片热议。

徐承则继续说:“这可怜女子取名偕鸾,贾将军挥霍无度,犹不满足,名下有八九个庄子。

便命家奴林之孝收取四季房田租子.....这林之孝心狠手辣、人高马大、眼如铜铃、呼气如雷。

待庄子里的佃户最为凉薄......贾将军成日里常使一把九尺青锋,吹毛断发、削铁如泥,乃是家传宝剑......

这一日,贾将军扩充院子侵占民宅百余亩,惹得群情激奋、民怨滔天。

贾将军便直接命林之孝用武力打发......唆使刁奴驱赶.......”

金喜财虽听着有些夸张成分,但说书的不就是这么唠的吗?

说来也巧,宁国府侵占的一众民宅里,刚好有他一处房产。

“叮”的几声,他把手中一铜钱撒进土钵之中,滴溜溜旋转。

徐承则无喜无悲、不急不躁,无数看客却听得愤怒!

可让他们逮着机会喷权贵了,一个个又恨又气。

恨不能亲手去把那位“贾将军”、“林恶奴”抽筋扒皮、挫骨扬灰!

随着愤声遍地,钵盂中的铜钱也越来越多,更有地痞无赖,不顾场合破口大骂!

那黄氏书铺的掌柜黄俊郎却泪流满面,提手袖揩拭。

旁坐的贾琮见之诧异:“黄掌柜不怒,您老又是为何落泪?”

“我为是那些勤勤恳恳的民众一大哭!你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