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88章韩非之死(2 / 3)

作品:《历代王朝更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待韩非反对,韩王便下令让韩非去了秦国。可是韩王不知道,秦国日后能够那么迅速地兼并天下,就是因为这个话都说不清楚的韩非。韩非的思想和理论,不仅成了秦国的治国方略,也为以后秦国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更是主宰了中国整个封建王朝政权的运行。于是有人说,中国古代只有两个圣人,即孔子和韩非。孔子所著为道德文章,被历代君主用来展现自己的仁德;后者使用的是阴谋权术,没有统治者不暗箱操作,同时其法制和封建君主专制理论,更是维系历代王朝稳固的重要理论基石。

公元前233年,韩非刚刚走出韩国,秦国30万大军便如潮水般迅速退去。韩非心中顿时生出了万千感慨:韩王无能,而且不信任和重用自己,韩国的灭亡已经是注定了的事情;秦国能够如此重视自己,加上其实力强横,自己既然实现不了国家理想,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前去求取自己的个人理想。

韩非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咸阳宫,成了秦王政的座上宾,受到极致的尊敬与欢迎。秦王虽然早就听闻韩非的才华,却没有料到他的思想竟然如此光芒四射,在韩国的不得志丝毫没有削弱韩非的意志,反而坚定了他追寻理想的志向。

或许秦王知道,这韩非终归不是秦国人,甚至他终归太爱自己的国家韩国,所以最终秦王政得出的结论是:可以利用他,但是不会信用他。或许秦王政还需要考察韩非一段时间,一旦他表现出足够的忠诚,秦王便会破格重用于他。

韩非也很高兴,终于见识到了秦国的强大,也意识到了秦国何以会那么的强大,自己在秦国或许真的可以大展拳脚。

只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历史从来都不是朝着人预想的方向去发展的。昔日的知己好友、同门师兄,在面临国家大事、前途功名之时,这一切感情甚至是道德似乎都变得无比的脆弱。

如果韩非是个一般的人,李斯还会给他点好处,以彰显自己很重视同门之谊,但是韩非之才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李斯的想象。一个有如此深邃的思想、恣肆的才华的人,让李斯自愧不如的同时也感到深刻的危机。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李斯相信换做韩非是自己,也会和现在的他一样。李斯走到秦王政的寝宫,危言耸听地说道:“韩非是何人?他可是韩国王公贵族的一员,如果是一般平民,倒还可以引为己用。依照现实的情况看,这韩非未必会甘心依附秦国。如果重用他,就要考虑到将来某一天会变生肘腋、祸起萧墙,如果送他回去韩国,就要担心韩国会乘机变法图强,威胁秦国的地位,最终成为秦国的心腹大患。唯今之计,只有一个方法——杀了韩非,才能够永绝后患,一劳永逸。”

李斯是何人?是秦国的宰相,是帮助秦王制定法令,维持统治的能臣,是击败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