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差点被炸死!(2 / 3)

作品:《混在墨西哥当警察

终于,在标注着:“A11”号的牢房里,高军找到了自己的目标,那人消瘦干瘪的面容上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冷淡,凝重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你内心的防线。

阴狠的神色不禁让人生出一股不安的感觉,不禁让人想起,这世上何人能够真正预测他的内心所想?

米格尔·安赫尔·费利克斯·加拉多!

一个生在墨西哥锡那罗亚小山村的贫困人家,17岁当过洲警、做过州长私人保镖,不过工资太低,70年代投到“锡那罗亚之狮”阿维莱斯门下,用自己的人脉为贩毒集团提供保护。

1978年阿维莱斯死在一次缉毒中,有传闻,加拉多出卖了老大,不管怎么样,他成为了话事人,跟前老大死守小地盘不一样,他野心大、格局更大,甚知去大城市发展的道理。

将组织搬到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拉,自此一个横跨80年代,垄断美国市场、年盈利达80亿美元的超级贩毒组织诞生。

独创的“广场体系”聚拢了所有毒枭。

何谓广场体系?

就是毒枭从各个区域的警察手里购买许可证,经营毒品业务,有人想做该区域的生意必须经过该广场大佬的准许。

这充分将官毒纠结在了一起。

保护伞持续扩大。

1981年里根上台,加大对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封锁了哥伦比亚毒枭们的运输险,加勒比海通道,加拉多通过中间人联系上了哥伦比亚两大贩毒组织,麦德林和卡利,双方一拍即合。

哥伦比亚人将KKY空运到墨西哥,加拉多通过陆路在一个星期内送到美国各个仓库,鼎盛时期,美国加州警卫队也担任运输线上的一份子。

1985年的卡马雷纳事件他将技术人员金特罗和人脉大佬唐内托出卖了,再多交点保护费惊险过关,但让他倒霉的是80年代末在一次例行检查中,美国缉毒局在加州希尔玛一处仓库处发现了价值70多亿美元的毒品。

说来讽刺,这个仓库最保险的是价值6美元的锁。

这是世界单次查到毒品最多的一次,目前这个世界记录还在。

70亿美元这是卡利集团的货,负责运输的加拉多要赔偿的,否则你以为一半的货那么好拿?

哥伦比亚人可不会跟你走司法途径。

他的保护伞国防部长立刻抛弃了加拉多,顷刻间,变成了丧家之犬,这说明了个道理。

手套如果脏了,换一副就是,权利如果脏了,那就真的脏了。

这也是为什么高军不舍得脱下“警服”的原因之一。

政治,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名义”,也许毒枭能够买通警察杀了议员,但如果当了总统,我就能宣布,我获取更大的利益。

打了这么久,墨西哥毒贩们还是不明白“出师有名”的道理,十分简单的用暴力解决问题。

毕竟是新贵,第三监区对于他的看守格外的重视,除了必备的摄像头外,就连他的门锁也上用了两把,床上铺满了美金,这是他的癖好。

坐在床头看着电视,兴许是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加拉多脸色不是很好。

高军站在门口瞥了眼监控,没跟加拉多交谈,你现在什么身份?人家什么身份?

平时出入都是高官府邸,见到的不是州长就是市长。

你现在一个小狱警上去就说,我想抱你大腿?

人家可看不上你。

看来,得“制造”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