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军围困(2 / 2)

作品:《大明测字天师萧风

“这是什么?火药?怎么跟我之前见过的不一样呢?”

萧风笑了笑:“这东西是入世观的最新产品。严格来说,在入世观之前就有了,我不过是加大了它的威力。关键是原来的主人不敢承认做过这东西,这锅就只能由入世观来背了。”

天色将暗,鞑靼人大队人马终于结束了对古北口周边的劫掠,派出两千骑兵,押送奴隶和财物向草原方向行进。

剩下的两万人马,一万人驻扎在古北口,另外一万人继续挺进,和走在前面的一万人马汇合。

两万鞑靼铁骑,足以傲视当世,任何一只大明部队,除非有四万骑兵,否则都难以对抗。

而京城附近,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凑出四万骑兵来,步兵再多,最多守城,在野外就只有被屠杀的份。

即使战术得当,能偶尔打赢一次,对方放起风筝来,也只有干瞪眼,两条腿追不上四条腿。

而留在古北口的一万骑兵,一是养精蓄锐,随时准备作为后援,更重要的是要防备大明调动兵马,堵住古北口这个要塞,切断回路。

大明兵马虽然弱,但毕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真的留一座空城,大明的军队趁机占领了,再想啃下来就难了。

这次打顺利,是因为古北口的守军防备不足被偷袭了,真要拉开架势硬啃,也是要掉几颗牙的。

俺答汗意气风发,不断催促部队前进,恨不得一下就冲到密云城下。

密云城虽然未必能打的下来,但密云周边城郭,比古北口还要富庶,他敢打赌密云守军不敢出城,仍旧是自己任意抢掠的局面。

萧芹和俺答汗并肩而骑,却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怎么,你还在琢磨着那个所谓的‘测字天师’?放心吧,战场上讲的是真刀真枪,就算他真的有些道法在身,也挡不住我的两万铁骑!”

俺答汗没有直接说他不信萧风的道术,因为作为蒙古人的一支,他也继承了蒙古人对道门一直以来的态度——半信半疑。

从铁木真开始,蒙古历朝历代的领袖,都对汉人的道家文化半信半疑,哪怕是元朝后期为了打压道教,开始扶持佛教,其实也是政治需要,内心仍然对道家不敢轻视。

这大概和丘处机当年对铁木真传道成功有很大关系,所以俺答汗对萧风可能有道术在身,并没有表现出绝对不信的态度。

萧芹看了俺答汗一眼,这个对自己信赖有加的异族首领,估计心里一直认为自己也是个道家人物。

虽然自己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但自己对人心的洞察力,对事情的精准判断,都带着神秘的色彩。

他知道自己是白莲教的,但蒙古人一直以为白莲教是属于佛教的。这也是为何元朝一度和白莲教十分友好的基础。

自己作为白莲教的圣使,俺答汗却觉得自己是道家人物,这事十分奇怪,但更奇怪的是,他的感觉居然出奇的准确。

只是萧芹还不打算告诉他自己的真正来历,更不想告诉他自己对萧风身份的猜测。

萧风,这么重要的人物,自己在京中的密使竟然忽略了,只告诉过他此人和严家作对。

不过萧芹也明白这是为什么。嘉靖宠信过的道士太多了,像潮水般来了又去,各领风骚三两年。密使估计把这个年轻人也当成了其中的一员了。

何况,密使只专注两件事,敛财和刺探军事情报,萧风之前虽然和严党闹得凶,但跟这两件事都不沾边,所以对他的报告只是挂角一将。

直到这次萧风随军出征,密使才补齐了他的一些资料,也才让自己真正注意到这个人。

萧风啊萧风,你此刻在干什么呢?

此刻萧风正在紧紧的盯着戚继光,他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戚继光坐他就坐,戚继光站他就站。

“萧兄,你到底要干什么,你倒是说啊?”

萧风一言不发,只是坐在他对面,热切的看着他。

戚继光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