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三言破群丑(2 / 2)

作品:《大明测字天师萧风

“萧大人之才,非管仲乐毅可比,至少也是诸葛武侯级别的!没看萧大人平时也拿着扇子的吗?”

“萧大人文武全才,此次手刃的白莲教徒,据说将战飞云打成了重伤,最后却被萧大人给杀了!”

“萧大人何止文武全才,更是道门天师,入世观出的火药,已成我大明国之利器,望远镜已成战场神兵!”

“听说入世观最近炼出了大量的精钢,却不用来打造兵刃,而是用来改进火枪,据说战场上可以一敌十!”

够了吧,嘉靖都听得有点皱眉了。朕的师弟确实是好,但也不至于让你们这么往死了夸吧,还他妈的诸葛武侯,那朕成什么了?

好不容易等众人说得口干舌燥,声浪渐渐退去,萧风这才收起笑容,淡淡的开口。

“按各位大人所言,我的那些错处,都不算错了,对吧?”

众口一词:“不算不算,肯定不能算。”

“如今不算,今后肯定也不算的,对吧?这个标准不会随时更改吧?”

依旧众口一词:“当然,当然,我辈都是读书人,岂能出尔反尔,食言自肥?”

萧风点点头:“那我有一事不明,还请各位大人开解。柳侍郎和张厂公弹劾我,罪名虽重,毕竟是有误会在其中。

各位大人既然明知道我的这些过错不算错,为何还要气势汹汹的上朝弹劾我呢?

是党同伐异,还是觉得万岁太过悠闲,要为难为难万岁呢?

还是各位大人仍旧对万岁修道不满,借着打压在下,发泄一下对万岁重视道门的不满情绪呢?”

靠啊!严党众人都目瞪口呆,我们说了你半天的好话,把你夸得一朵花似的,你却忽然来这么一手!

可这倒打一耙确实厉害!我们刚才为了配合小阁老,表态太积极了,现在如何解释之前的行为啊!

嘉靖被萧风一提醒,顿时也火儿了。

朕不就是想修个道吗?朕是建酒池肉林了,还是做炮烙虿盆了?你们就这么容不得朕吗?

朕就是吃点红铅丹,那不也是以前的事儿了吗?自从师弟宫廷传艺以来,朕连秀女都没怎么征召过了,你们还盯着朕?

拿这点鸡毛蒜皮的事儿来为难朕,不就是想看看朕对师弟,对道门真人是不是会跟你们一视同仁吗?

嘉靖的脾气瞬间就上来了,面色却依旧淡定,口气更加淡定,甚至还有些温和。

“今日弹劾萧风的臣子们,前倨后恭,颠三倒四,捕风捉影,轻浮不端,都罚俸一年,考评记末等!”

吏部尚书夏邦贤松了口气,今年的年终考评工作太好做了吧!我再也不需要平衡给谁几等了,也不用担心严嵩找我谈话了呀!

严党群臣垂头丧气,想不到只是上朝助个拳,当个气氛组,却也被殃及得鼻青脸肿。

真是高高兴兴上班来,哭哭啼啼回家去啊。

严嵩见嘉靖翻了脸,想来想去,总不能扔下儿子自己战斗。何况改稻为桑还是需要有人背锅的,既然今天已经丢脸丢到头了,该争取的利益还是要争取的。

“万岁息怒,群臣今日确有不妥之处,但臣以为萧风为江南总督益处良多,不应轻言换人。还望万岁三思啊。”

嘉靖的气也出得差不多了,他也明白严嵩的意思,大局为重嘛,想来师弟也就是为了出口气而已。

“萧风啊,严首辅言之有理。你平日里飞扬跳脱了些,难免被人看不惯,但朕是深知你的。

这江南总督,眼下确实没有比你更好的人选,你就不要推辞了吧。”

萧风也知道,嘉靖是不会让自己辞职的,因为他现在并不想让严嵩完全掌控南方。这就是嘉靖的制衡之道。

嘉靖信任严嵩,但不会让他毫无对手,历史上哪怕是严党势力最大的时候,也依然不断有人站出来挑战严党。

这不仅仅是一句忠臣孝子不怕死就能解释的。嘉靖的制衡之道,始终给了那些对抗严党的人以希望,也给了他们生存的空间。

别人不说,从对海瑞的态度,就能看出嘉靖做事的风格。而杨继盛也是被严嵩偷偷塞进斩首名单里,被嘉靖误批的。

所以萧风见好就收,大义凛然的表示,既然朝廷需要我,我义不容辞!

“请万岁放心,既然诸位大人已经知错认错,臣不会拿国家大事跟他们计较赌气的。

臣还是那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明是万岁的,可也是每一个臣子的!大明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明兴亡,匹夫有责!

张居正喃喃地默念着这两句话,神色不知不觉间从迷茫变得清醒,从犹豫变得坚定,他忽然觉得,自己一向盯着严嵩的眼睛,变得更加开阔了。

除掉严嵩又如何?谁能保证下一个首辅不会变成严嵩?只有一直把国家放在心上,把大明的兴亡放在心上,才能让这天下长治久安啊!

群臣也都被这两句话震住了,他们从来没听过这么振聋发聩的话。

不但中立群中有人慢慢的站直了弯曲太久的身体,就连严党群众都有一些人,默默地低下了头。

嘉靖坐在上座,清晰地感觉到了一种平时没有的,让人振奋的气场在精舍内漫延。他满意地点点头。

“黄伴,让人将第一句话写成对联,挂在翰林院、都察院及六部各司。后一句写成横幅,赐给各地军队卫所,以此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