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孤峰独翘(2 / 4)

作品:《大明测字天师萧风

罗文龙念诵一遍,他也不知道这诗好还是不好,倒是妈妈看得满脸飞红,笑闹着捶了徐渭一拳。

“徐先生你真是的,就会拿我们姑娘开玩笑。这诗文采自然是好的,可最后一句未免也太艳了些。”

徐渭哈哈大笑:“紫云姑娘眼高于顶,我罗老弟却也是纵横四海的豪杰。若是让我罗老弟当了入幕之宾,当然要孤峰独翘,穿云破月!”

罗文龙这才醒悟,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拿着诗文去了,过了一会儿,喜滋滋地回来了,告诉罗文龙,紫云姑娘已经答应了。

罗文龙大喜,敬了徐渭一杯,抖擞精神,早已孤峰独翘,迫不及待地大破紫云去了。

罗文龙深陷温柔乡,徐海这边也在积极地准备投降事宜。汪直已经接到胡宗宪命令,让他打开包围圈的一个口子,让徐海的船队从岛上开到宁波来。

当然这个口子的方向只在这一面,徐海如果想趁机往别的方向跑,汪直自然还是能合围追击的。

汪直倒没什么意见,他该提醒萧风的都已经委婉的提醒过了。萧风不搭理,他也没什么办法。

胡宗宪现在是江南总督,虽然他这个镇海将军不完全归江南总督管,但也不能硬顶着,只能奉命行事。

徐海远远地看着汪直的船队在远方的海面上起起伏伏,心里也不禁十分感慨。

两人相识十几年,合作过,当过兄弟,也分裂过,当过敌人。彼此争霸,互不相让。

结果兜兜转转这些年,最后先后都被朝廷招安了。汪直已经升了镇海将军,自己能当什么呢?按胡宗宪的承诺,应该不会低于汪直吧。

徐海上岸后,受到了胡宗宪的热烈欢迎。胡宗宪要求他的船队众人全部放下武器,这样才能进城,这是大明军队的规矩。

徐海不知道是否有这样的规矩,颇为犹豫,但王翠翘劝说他:“海哥,咱们已经上岸归顺了。

现在就算胡宗宪真的翻脸,他手握重兵,咱们这些兄弟也是必死无疑的。何况咱们已经离岛,汪直必然已经占领了主岛。

咱们就算能上船,也不是汪直的对手。不管海上还是陆地上,咱们都绝无希望,只能相信胡宗宪会守信用了。”

徐海想想也对,而且罗文龙也在城头上冲自己招手呢。他转过头,命令部下放下武器,空手入城。

徐海入城的时候,严世藩的证明材料也进入京城了。

朝廷的快递小哥收了严嵩私下里给的大红包,把马跑得直冒白沫,自己也累得几乎虚脱,终于用闪送的速度将文件送到了严嵩的手里。

严嵩给了个五星好评之后,立刻把文件送到了嘉靖的手里。于是在第二天的小朝会上,嘉靖给大家展示了这些证明材料,主要是给师弟看看,免得他有怨念。

证明材料是非常扎实的,能够看得出为了这一天,严世藩准备了很久。

和罗文龙联系的次数很频繁,大部分都是勉励罗文龙要耐得住寂寞,忍辱负重,为大明效忠等等。

群臣面面相觑,虽然铁证摆在面前,但他们仍然觉得这事儿很魔幻。其实别说萧风了,就是大部分严党官员,都不相信严世藩有这份赤胆忠心。

但严嵩是很感动的,他自己都不知道儿子对大明其实这么忠诚,他眼泪汪汪地看着嘉靖,心想万岁啊,这次你该相信我们父子是忠于你的了吧?

嘉靖也很意外,他当然不知道,这些信的来历。严世藩每次用左手给罗文龙写一封信,就会同时用右手给他写一封信。

不同的是,左手的信是会发出去的,内容不可告人,阅后即焚;右手的信是不会发出去的,内容堂皇,就是为了留着准备今天用的。

看着严嵩感动成这样,萧风沉着脸,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严大人,严世藩这些信不应该是发给罗文龙的吗?为何此时还在严世藩手中呢?难道罗文龙看完信还得给严世藩还回来不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