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明海禁(2 / 3)

作品:《大明测字天师萧风

琉球王子用手托了一下下巴:“这……既然大明得到了仙山石,为何不放在皇宫之内,反而放在道观中?”

萧风毫不脸红的正色道:“因为大明万岁心怀天下,仙山之石乃大明祥瑞,自然要先让大明子民看看,也要先请神仙保佑大明!”

嘉靖淡定点头,师弟的这个“先”字用的好啊,这样就给朕以后把石头带进宫里留下了后门,天知道朕想天天搂着那石头睡觉啊。

然后嘉靖忽然想到了什么,立刻小声对身后的陆炳道:“入世观护卫加一倍,不,加两倍!”

琉球王子对仙山之石归属大明倒没什么意见,自古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没了这玩意,也许以后琉球还多了几分平安。

“臣子恭贺大明获得仙山之石。只是臣子父王仍被日本人关押,琉球子民仍被日本人奴役,臣子肯定大明尽快出兵相救!”

所有虚招都完事了,该到真刀真枪的时候了,所有使臣都看向萧风。嘴炮是打不跑敌人的,最终还得靠舰队的大炮啊!

萧风淡然一笑:“王子不必担心,在京城散散心,多则两月,少则一月,琉球就光复了,到时王子就可启程回家了。”

琉球王子大喜,但又犹豫道:“萧大人,此次日本水师并非是过去哪个大名的船队。

萧芹收罗了大量的日本和佛朗机海盗,加上他自己的日本船队,船只众多,大明不可轻敌啊。”

萧风点点头:“大明水师还在建设之中,单靠镇海和巡海两支舰队,和日本水师决战还不到时候。

不过我已经下令,让汪直和徐海到海上联络各方商船,宣传大明有限度的放开海禁之事。

在我回京之前,已经向万岁请旨,大明放开福建、两广、江浙三处沿海,共设三大港口进行贸易。

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钢刀、望远镜等都可交易买卖。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这些商船必须参加这次琉球之战!

凭此一战,商船可获得大明发放的贸易凭证,今后可自有来大明海港贸易。无此凭证者,哪怕是藩属之国,也不能进入海港贸易。”

朝堂陷入了沉默之中,徐阶、高拱、张居正一起看向嘉靖,嘉靖心里也有点没底,索性把微闭的眼睛直接闭上了。

许久后,徐阶才拱手道:“万岁,开海禁之事,何以内阁竟不知晓?如此大事,内阁不是应该先讨论的吗?”

嘉靖闭着眼睛,口气平淡:“萧风请旨,说此事军情紧急,所以先让胡宗宪去吹风了,并未正式下旨呢,所以并没有违背规矩。”

徐阶看了萧风一眼,冷笑道:“万岁,无旨而吹风,似乎属于谣言惑众啊。

萧风在官场民间都威望极高,他的吹风,很多人会信以为真,这不是倒逼内阁,霸王硬上弓吗?”

嘉靖好像又睡着了,没回话,萧风知道这是让自己解决问题,微笑拱手。

“徐首辅不必如此恼怒,谣言惑众,那也得是谣言才算。若是内阁同意了开海禁,我自然也不算谣言吧。”

徐阶怒道:“若内阁不同意呢?”

萧风笑了笑:“既然如此,内阁现在就讨论一下,这开海禁贸易一事,内阁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徐阶陷入了两难之地,他本身是赞成放开海禁的,因为他是沿海大族,放开海禁对他的家族利益很大。

可他又不愿意让萧风轻易得逞,因此他脑子里的小齿轮也开始咔咔作响。

赞成吧,不甘心看萧风成功;不赞成吧,自己背后的家族和其他沿海大族一定会咬牙切齿的咒骂自己。

所以,徐阶决定先看看风向:“高大人和张大人有何意见?”

张居正倒没有太多想法,因为有限度的开放海禁这事儿,他跟老师是聊过的,老师是赞成的,张居正也觉得应该。

“臣赞成有限开放海禁,自古堵不如疏,就如互市一样,试试何妨?若真有变故,再封海也不迟。”

高拱谨慎的看了徐阶一眼:“臣初闻此事,想得还不清楚,请准臣先仔细想想,再做奏议。”

老东西,你想躲在背后,让我冲上去先表态,做梦!

徐阶无奈的看了高拱一眼,心中已有计较。有限开放海禁,这事儿是一定要做的,可并不急在这一时。

但自己等得起,萧风却等不起。萧风是要用这个条件来吸引海上的所有商船,协助大明水师去救琉球的!

这年头,海上哪有真正的商船?能漂洋过海做生意的商船,哪个不是荷枪实弹,哪个战斗力能弱了?

所谓商船,无非就是主动性不怎么强的海盗罢了!

所以,徐阶不需要明确反对,他只需要拖延,拖到萧风两个月之内救不下琉球,失信就可以了。

“万岁,臣对有限度放开海禁,并不持一定反对的态度。只是兹事体大,决不能仓促决定。

须知大明海禁已经实行了百年之久,如今要放开,也得谋定而后动。因此臣建议,由内阁进行充分讨论,再做决定。”

这话说得四角俱全,八面见光,既显得老成谋国,又显得深谋远虑,绝对是大明首辅该说出来的话。

但在场的人都不是笨蛋,琉球王子眼看萧风想出的妙计就要被破坏,急得一下跪在地上。

“万岁!琉球臣民沦落敌寇之手,度日如年,渴盼王师,不能再等了啊!”

徐阶淡淡的说:“王子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只是老夫身为大明首辅,当以国事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