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败之地(2 / 2)

作品:《大明测字天师萧风

“圣旨中就说徽王为求恩宠,强取含真饼,豢养爪牙,戕害百姓,万岁本不知情,念其心诚,故而赏收。

但万岁体察民间疾苦,从未间断,得知真相后,下旨谴责,并命其停贡含真饼。念其王爷之尊,未马上严惩其罪。

徽王本应深思己过,安抚百姓,怎奈其不思悔改,反而愈发跋扈。抢男霸女,以人饲虎,私离封地,铁证如山。

以上种种罪名,足以让徽王身死国除,其子孙贬为庶民。同时也让天下知道万岁心怀万民,以大道修行。”

厉害啊!陶仲文低着头,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暗自庆幸自己终究是站对了队伍。

萧风的坑太深了,永远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后手,就算自己真的和徽王站在一起,也不过是多埋两锹土的事!

洗心阵子虚乌有,那个图纸让天下所有道士看,都不是一个阵法,所以徽王所有战斗的基础就是个空中楼阁。

就算自己帮徽王证明,确实有一个道士到徽王府,骗了徽王,要设什么斩魂阵,可最后设的明明是个四象祈福阵啊!

而且自己要帮徽王,就显得舍身跳坑,承认自己帮徽王搞头发,埋纸灰,不管最后能不能赢,先就丢了半条命。

还是跟萧风配合是最安全,胜率最高的,自己只要啥都不承认,双方谁输谁赢,都危害不到自己。

这就是萧风让他回去拿果匣子时,帮他分析的道理,他根本就没有办法拒绝,心甘情愿地帮萧风演戏。

这就是谈判的关键所在:要合作,就要说明合作对对方的好处,不合作对对方的坏处,话题永远不能在自己身上。

合作对你自己有什么好处,不合作对你自己有什么坏处,这些和对方毫无关系,只有你的亲人才会关心。

徽王唯一反败为胜的机会,就是要求嘉靖抓住那个道士,逼他承认一切都是萧风设的圈套。

可这也只是徽王以为的机会。别说全国这么多道士,要找到一个其貌不扬的道士有多难。就算找到了,那道士也可以矢口否认。

道士可以否认和萧风有合作。萧风在京城当街羞辱过道士,道士凭什么要为萧风干活?怎么解释?

道士可以否认替徽王设过法坛,徽王既然有崇道的名声,一个云游道士进去骗吃骗喝几天,有什么奇怪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道士真的承认了是萧风指使他干的,萧风也可以不承认。他可以说其实真相就是徽王以为的那样。

那个道士就是被自己赶走的,徽王就是想要让子孙捡嘉靖的便宜当皇帝,所以道士帮徽王建了四象祈福阵,还告诉徽王得去龙兴之地取陵寝之土。

萧风只要这么一说,那道士就变成了徽王谋逆的同犯!不管嘉靖会信多少,这个道士肯定就死定了。

杀一个徽王可能需要证据确凿,反复斟酌。杀一个游方道士,有嫌疑就可以了,根本不用费多少心思。

所以说来说去,就算那个道士被抓到,被审问,也一定会咬紧牙关,否认和萧风的合作,只说是骗吃骗喝,其他的一概不知。

骗吃骗喝的罪过,和帮徽王谋逆的罪过,傻子都知道怎么选。何况只要他这么说,萧风肯定能想办法保住他呀!

陶仲文在心里想来想去,终于确定了这个如此复杂的局中局里,唯一一个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就是萧风。

他从来不需要祈祷所有人都不要背叛自己,因为背叛他的人只会更惨。他最多是计谋不成功,全身而退,但那些人却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陶仲文忽然觉得全身轻松无比:老子现在跟萧风是一条线上的……不对,一条船上的蚂蚱了!这是条安全无比的大船!

嘉靖对萧风的意见也很满意,虽然萧风建议的圣旨中,很多事儿其实是因果倒置的。

比如嘉靖早就知道徽王抢男霸女,甚至以人饲虎也不是一点都不知道,但他之前并没有管。

只要别像伊王那么过分,王爷偶尔抢个女人,实在算不了什么大罪,没准是因为爱情呢。

至于拿人喂老虎,王爷对王府里的所有人,本就有生杀大权,杀了白杀。既然杀了都没罪,难道还能因为喂老虎,给定个侮辱尸体罪吗?

他下旨停止进贡含真饼,当然也不是体察了什么民间疾苦,完全是因为假药可恨,害得他临阵磨枪。

可让萧风这么一说,一切就都显得极为高大上了!因为知道了取含真饼伤害百姓,朕忍痛不吃了!

因为知道徽王抢男霸女,以人饲虎,朕决定治他的罪!加上他私离封地,罪上加罪,朕要干掉他,谁有意见?

“师弟所言甚是,你们都是朕的近臣,都是朕的朋友,怎么都闭口不言,只有师弟一人阻拦朕呢?”

面对责怪,陆炳、黄锦、陶仲文都低头苦笑,作惭愧状,心说你忘了你拿砚台啪啪砸人家手的时候了?

萧风是你师弟,是你成仙引路人,你才拿砚台砸手的。换了我们几个,你要是砸头怎么办?我们躲还是不躲?

忽然一声悲鸣,震彻精舍。徽王的心腹眼线,被遗忘在精舍门口,此时听见嘉靖的话,知道大局已定,徽王完了。

“万岁!万岁呀!你万不可相信萧风啊,一切都是他设的局啊,他是要置王爷于死地,他是要灭了徽王府啊,他跟徽王有仇啊!”

嘉靖被这大吼声吓了一跳,随即怒视陆炳:“你就听他这么喊吗?”

陆炳飞起一脚,将心腹眼线踢出了十步远,从精舍里面直接落到了精舍外面,满嘴的牙都掉了,脑袋也变得扁了一些,声音戛然而止。

嘉靖缓缓吐了口气:“上梁不正下梁歪,小人心性之尤!他是怎么能说出这句话来的!

亏师弟还毫无隐瞒地转述太祖之言,救下他徽王府满门!

虽然师弟是为朕着想,但刚才朕暴怒之时,他只要像大家一样一言不发,徽王府也已经没有活人了!”

这话倒也不错,但陶仲文此时心如明镜,萧风一开始就说太祖托梦的话,不管真假,要的就是今天这个效果!

萧风越是救徽王,就越显得徽王的指控丧心病狂。萧风越是像个君子,就越显得徽王像个疯狗。

但此时作为萧风坚定的盟友,陶仲文自然要附和一下,也巩固一下自己在嘉靖心中的好感。

“唉,想不到徽王之号到此为止了。万岁说得再对不过了,当年老徽王在时,徽王府还没这般不堪。

老徽王死得太急,大儿子也死得太早,徽王德不配位,下面自然也乌烟瘴气。”

嘉靖哼了一声:“反正徽王要除国了,他的罪行也足够杀了。老徽王之死,也就不查了,丢朕的脸!”

萧风想了想,拱手道:“师兄,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嘉靖直了直身子,他知道萧风跟自己说话是比较随意的,用这个开场白,那说的话一定不是小事儿。

“但说无妨,今日言者无罪。”

“师兄,徽王身死国除,固然是他自寻死路,但深思之下,其实万岁和大明历代圣主,也有不是之处。”

嗯?嗯嗯??嗯嗯嗯???

陆炳本来正看着外面的侍卫拖尸体洗地,被这话惊得全身一震,脑袋也动了一下,但片刻后决定还是不回头了。

黄锦的手一抖,平时稳如泰山的香灰一下子挑飞了一勺,在射入精舍的阳光中飞舞。

陶仲文两腿一软,忽然觉得自己刚才还认为稳如泰山的大船,好像漏了个窟窿,在咕嘟咕嘟地冒水啊!

嘉靖也惊呆了,什么情况,你是我师弟,你说我两句,我捏着鼻子也就听着了。历代圣主?你这是要骂我家一族谱吗?

但他已经说了言者无罪,只能硬着头皮哼了一声,哼的声音里带着警告:“但说无妨!”

萧风身子站得笔直,两手举起墨迹斑斑的袖子,声音坚定而诚恳,就像为了这一天准备了很久一样。

“万岁,伊王之死,徽王之死,很多王爷之死,固然是罪有应得,天不藏奸。

但历代圣主很少能做到防微杜渐。宗人府权利不够,圣主们念及亲情,以致蚁穴溃堤,积重难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