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1 / 2)

作品:《为了能减刑,我带兔子飞上天

“什么特娘的叫正经事?啊?”

圆脸汉子气喘吁吁,霍然一指对面。

“小钰,你给评评理,沈炼这个混蛋玩意儿,连老子吃碗馄饨都容不下了。”

“这还没打进紫禁城呢,就这么嚣张跋扈!”

“这真要打进去了,让他立下首功,他是不是要第一个斩了我裴纶的脑袋,杀良冒功?”

“然后,找闯王混个王爷当当?”

中间的少年将军哭笑不得。

一旁捏着绣春刀的汉子更是无语。

什么跟什么啊!

老子至于砍你的脑袋找闯王邀功?

你问问整个闯军上下,谁不认识你裴饭桶这张脸啊。

不过见兄弟时隔十七年,再次回到京城,只为了吃上一口广宁门内的馄饨老味儿。

他还能说什么呢?

尤其当年,也是这一碗馄饨,让这兄弟跟自己奔波了十七年之久。

这辈子欠对方的属实太多,根本就不是一条命可以偿还了的。

叹了口气,中年汉子怔怔看向狼烟下的内城。

但见城墙上守军若隐若现,城下士兵已架起云梯不断攀登,嘶喊声中,一片势如破竹之象。

不光他,少年将军和吃馄饨的圆脸汉子也都下意识抬头,思绪万千。

打回来了啊!

终于打回来了。

昔日一别,已过去十七年之久!

内城城头下三人,正是当初从阜城仓皇逃离的沈炼、裴纶、封堪钰。

至于另一个孩子李定国,此刻却不在京城。

当日四人从阜城逃亡后,一路西进,终于逃入陕西农民起义造反的大本营中。

先是跟随闯王高迎详,后又跟随闯将李自成。

崇祯九年,高迎详被抓捕斩首后,他们就成了新任闯王李自成的铁杆心腹。

多年来一路厮杀突进,终究达成所愿,于崇祯十七年打回京城。

而当年的封家幼子封堪钰,也已成长为二十出头的壮硕青年。

昔日小胖孩的模样消失不见,如今的他英武不凡。

不但学得家传手艺,成为新任观山太保。

如今还在闯军中举足轻重,领兵过万。

至于家仆李永清的儿子李定国,则更有机遇。

对方于崇祯三年,便被同样身为农民起义军首领的张献忠看中。

张献忠喜欢这孩子心思沉稳,说话果断的劲头,要当场认为义子,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三人一同在张献忠膝下承欢。

李定国或许还耿耿于怀双亲被杀一事,竟果断同意,离开了沈炼、裴纶、封堪钰。

此后十几年间,双方偶有见面,但已成陌路。

如今……

沈炼本就是个多愁善感之人,重重叹了口气,竟感觉眼角有些湿润。

“终究是打回来了啊!”

“只可惜,小栓那孩子没在。”

“若他在,亲眼见证父母双亲大仇得报,该有多么痛快!”

封堪钰闻言,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微微叹气。

十七年过去,二人都已二十出头,却都不可能忘却年幼之事。

当年若非李小栓父母拼了命的救下自己,恐怕他根本活不到今日。

双方在一起的时候,曾许下宏愿,有朝一日一起打回京城,为各自父母双亲报仇雪恨。

可惜,小栓却还是无法赶来!

“得了!搁着多愁善感什么!”

一旁的裴纶却满脸嗤笑,“人家小栓可比咱们混的强多了。”

“如今他已是张献忠麾下四大将之一,受封安西将军,掌十六座军营,拥兵八万,神鬼莫欺,甚至听说快要封王。你们还好意思替他感慨?”

这话一说,沈炼和封堪钰俱都露出苦笑。

是啊!

那家伙从小就看出不凡。

年仅四岁,就敢在魏忠贤面前夸下海口,承诺有朝一日要打回京城,拉朱由检跌下皇位。

甚至还要帮汉人驱逐建奴,让那帮金钱鼠尾的异族玩意儿全都滚蛋。

魏忠贤大喜之下,当场给了小栓一半的金银财宝。

虽是口头承诺,但沈炼却牢记心中。

可也正是这一句话,造成李自成和张献忠双方势力的彻底决裂。

崇祯八年。

李自成和张献忠合兵一处,突然攻入中都凤阳,一方面是为了刨朱家祖坟扬威,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魏忠贤留下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