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7章,算计(2 / 2)

作品:《临夏

去府城的人家每人三升,无论男女老幼——这又是县城不缺粮的证明,显然去府城的名单交上去后,官府已经不加掩饰了。

排队,很快轮到方家。

“等等!”

伴随着这道声音,昨天方临帮扶过一把、那个额头上有个疤的卫姓小吏走了出来,原本正在发粮的小吏识趣退到一边。

显然,同为小吏,这个卫姓小吏明显职位高些、权力大些。

“小兄弟,又见面了!”卫姓小吏对方临点点头:“这都是你家的?一共十口人,对吧?”

这是将方家来的,如大房方传宗、方传辉、方玉玉,二房方草儿、方赫、方小小,四房方岁安,这些小孩都算作成三房的人了。

“不是,我们家就四……”方孙氏下意识开口。

方临胳膊碰了下方母,让她闭嘴,自己上前道:“对,是十口人。”

“嗯,十口人,一人三升,一共三十升,也就是三斗。”卫姓小吏让方临画押,发了粮食后,又开具附籍的文书证明。

“谢过了。”方临又是道了声谢,一大家子这才转才离开。

方母还是平生第一次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经历这种‘徇私枉法’的刺激事,激动得压抑不住,右手捂着嘴才不至于叫出来。

方叔有、田萱也没好到哪里去,只是方父感觉有些不妥,而田萱的想法是,临弟真厉害!

方老爷子、方奶,大房、二房、四房也纷纷看着方临,有种深不可测的感觉。也是,都是一个村、一家人,谁不知道谁啊?怎么方临突然就结识了县城的贵人,还是这种能帮着‘徇私枉法’过硬交情的。

特别是二娘方王氏,感觉昨晚那一包干豆角花得真值,认定方临以后必然是有出息的,将来,多半能仰仗得上呢!

当然,无论如何想,方家没一个笨人,不会在这里问出口。

说来也巧,方家后面,就是当初去要粮的宋家,宋家人见证了这一幕,自然满心羡慕嫉妒。

当然,羡慕嫉妒是真的,却也和后面看到的不少人家一样,不敢声张——民惧官,自古以来的事情,只好做出一副羞与为伍的神态。

不过,若是有关系的是他们家,就绝不会再是这种神态,多半是眉开眼笑、鼻孔朝天了——正应了那句话,人不是憎恨特权,而是憎恨自己没有特权。

方家过后,卫姓小吏直接进去了,换回之前的小吏主持发粮,让想钻空子,看看那人是不是眼神不好使的人家颇为失望。

不过,哪里都不缺自作聪明的,想学方家,将亲戚孩子拉来当作自家的,想要浑水摸鱼,但官府是有户籍黄册的,那小吏一下就看出来,人家可不惯着,直接就将一家人押走了,这才打消了不少人家弄虚作假的想法。

这边,卫姓小吏重新进去,里面另一人问道:“老卫,那人是你家亲戚,怎么也要去府城?”

“是帮过我的一个小兄弟,人不错。”卫姓小吏叹息:“也是可怜人,因为府城那些富商大贾,要去走一遭。”

“是啊,咱们县里可不缺粮,若非那些大商贾缺人,买通上面,这些百姓也不必去。”

这人调侃道:“话说,让那些百姓离开土地,可是千难万难,这次若非以粮食为借口,四两拨千斤,还真没法子。也是巧,恰逢扬子江泛滥,决堤了几处……嘶!”

说到这里,他仿佛想到什么,突然倒吸了口凉气:“那决堤,该不会也是……”

那群豪商胆大包天着呢,为了自己利益,偷工减料让扬子江决堤的事,也未必干不出来。

“这可不是咱们该知道的。”

卫姓小吏摇头:“人活在世,知道越多越烦恼,难得糊涂啊!”

……

方临并不知道后面这场对话,一一验证了他之前分析出的信息。

不过,知道与否,都不影响方家如那千千万万去往府城的家庭一般,如一滴水,汪洋汇入时代的长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