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庐州(2 / 2)

作品:《大明:舍弟朱元璋

不少门肆竟在白日挑着花灯,排排如织,明艳流火也似,道路间舞龙舞狮的队伍跃上伏下回环腾挪,三层食楼座无虚席,两廊百姓络绎,攒聚那端,嘈杂阵阵,不时一片鼓手喝彩,当中也偶尔响起小贩的卖力吆喝。

“景贤书院应是自有待客之道,岂能叫那武安端明书院小觑了不成……小人有樗蒲、画扇等一应耍货,以添明日一番风雅妙趣……”

如此之类的声音传到朱兴盛耳里时,已然稀稀落落,辨清不得多少,大抵是什么诗会,似要与外来书院比斗。

朱兴盛暗自寻思时,那边姜丽已寻到一样貌温婉的红衣女子说起话来。过得片刻,朱兴盛才觉察丢了姜丽的身影,当下举目环顾,正见得那俩女子靠上左侧不远的廊柱,交头轻语着什么。

末了,俩女嫣然笑着,俨然相得甚欢。这时彼此叉手行了万福礼,俩女辞别。

那样貌温婉的红衣女子踮脚眺向人群另一端,没多久,似是见到要找的人,她便偶尔蹦跳着身子对那边招手。

这时一壮汉从东街街头越攒越多的队伍里挤过来,当下顿在红衣女子身前,寻得个好方位便不再挪地儿,只是那宽厚背身登时遮住红衣女子的视线。

红衣女子忿忿然地噘着嘴嘟哝“笨大个、傻大个”之类的话,又似想起什么,妍姿巧笑着扑哧出声,跟着折身赶向人少的廊道间隙,过得片晌,灵便的身形便没了影。

而姜丽自那边赶回来,只斜觑朱兴盛一眼,随后目光恬静,悠闲赏着这时龙狮智取红绣球的杂技,偶尔看到精彩处,便击手以赞。

到得朱兴盛当先将视线落在她身上,几度欲言而止。她这才恍然似的“耶”着声,对朱兴盛眨着眼,佯伴迷惘无辜模样,嗓音嘤咛地问道:“公子莫不是想知晓眼下这锣鼓喧天为哪般?”

朱兴盛无言,她当真是睚眦必报的性子,心头留不得半点怨忿气,这时轻欸着声,也不敷衍糊弄,面色认真道:

“当朝如何,自是后世评断多有公道之处……其实合淝与定远光景清浊悬殊若此,俨然泾渭分明,已是能瞧得个一二,无非优劣俱见,功过参半,此前一番话总归是警醒之言与一时戏言两两而已,倒是毋庸入心。”

姜丽目光滚了几转,心里如何作想却是不得而知,不过眼角眉梢一抹报复似的狡黠之色淡淡飞散,这时解颜笑道:“公子口舌当真厉害,黑白好坏全叫你说尽了。”

顿了顿,敛起适才明知不合时宜,偏生难自抑的心绪,姜丽复又道:“公子可知庐州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