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心愿归宿 / 章节正文阅读

作者的话 第四十三~四十九章回顾(2 / 2)

作品:《心愿归宿

“生命是极珍贵之物,即便是存在力,也无法用无生命之物创造生命,因此他很自然地认为无人能做到这件事”,这是慕正光对生命的态度。

存在力永远无法创造生命,直到全书结束,也不会出现能直接创造生命的渐近线。有些能力可以给,有些能力不能给。

本章讲述的是齐文景的成长经历,这种成长经历是常见的,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部分。从他的成长经历中,大致能看出他是怎么得到索伦森之力的。通过他的经历,再次证实了渐近线与心相连。

齐文景的成长经历中包含渐近线对时代的影响,他这种人在一个乡镇里几乎能做到一手遮天,但他的上限绝不仅限于乡镇。

像他这样志向远大的人,一旦得到了强大的渐近线,要是再有合适的时机,那真是如鱼得水、一飞冲天了。

————————————

第四十七章《沫之力与肥皂泡》

写齐文景是为了引出他那种特殊的渐近线,而且齐文景在文中还起到特殊人才的作用。那么写夏沫是为了什么?夏沫也是特殊人才,她无师自通掌握了积量变数的强化方式,仅此一点就不容小觑。

插入题外话,齐文景的索伦森之力在成年人眼中是小孩子的把戏。慕正光的存在力、徐萦则的运行力,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也不被认可。最被认可的是哪一类渐近线?王筱雨的点金之力。

如果齐文景得到索伦森之力,但他本人却只是当代者,那他一定会过得很惨。反过来,即便得到点金之力的王筱雨只是当代者,但她这种能力能发家致富,那她就会被成年人欣赏、夸赞。

本章写了两场战斗,夏沫对战陶文清,齐文景对战王明净,前者写能力,后者写性格。在上一章里写了齐文景的人生经历,这是为了表现他的渐近线、表现他的性格。性格表现出来了,在这一章里刚好用到。

————————————

第四十八章《不合逻辑的举荐》

举荐任务不合逻辑,是因为它和标记任务起冲突,而且,标记任务是有奖励的,举荐任务却没有奖励。

慕正光和徐萦则对举荐任务各有看法。慕正光看见的是它的不合理性。徐萦则看得更深、更透彻,她注意到了大赛举办方的目的。

章节末尾又提到了研究院。也可能你发现了研究院的权力非常大,他们能直接给人加分。那他们的权力仅限于此吗?不是。研究院并非哪个部门的下辖机构,相反,它是一切部门的管理者,在不考虑星主的情况下,研究院的权力是最大的。

第三十九章里出现了“院长周序同”这五个字,再加上本章末尾提到的两个“合伙人”,太行山王、澜沧江王,正好对应第二章里写的“太行山王和澜沧江王在海滩上找到一人,助其建立研究院”。

————————————

第四十九章《情起无形意无形》

总的来说,本章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半决赛结束,慕正光获得9积分。

第二件事,卢浩和慕正光讨论表白的事。在这件事中插入了一件事,插叙了一件事。插入了慕正光和商禹的讨论,插叙了商禹以往表白的事。放一句题外话:纸条和折纸力有没有关系?

本章中直接描写了慕正光的爱慕观,而且他乐于把他的观点告诉朋友。

问题来了,既然这些人物出现在书中都是有作用的,那么,卢浩和商禹的作用是什么?是不是每一个和主角有关的同性或异性都抱有恋爱的想法呢?这是不是不合理?不是。

卢浩当前的状态是求而不得,比起慕正光、商禹,他这种状态是常见的。如果他不表白,那他这种人在学生时代也是非常常见的。

卢浩表白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喜欢那个人吗?这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不占主要。他表白的最大原因是,他的分数上升了。

算一下,卢浩在两届建模大赛的成绩,第一届八连胜,第二届十一连胜,自身加分183分,分享加分60。把分享加分当成自身加分,那就是243。从550飞跃到800,这个分数足够让人“自信”了。

卢浩的作用是什么?是对比。这毫无疑问。和谁对比,和慕正光对比?有这方面内容,但不全面。最主要的是和他本人对比,和以前的那个只能考550分的他自己做对比。

商禹的作用当然也是对比。在文中他出现的次数不多,借着这个人可以在文中增添一些真正的爱情色彩。两位主角的相聚偶然性很大,而商禹和他喜欢的人的相聚,偶然性就没有那么大,他这种相聚是普通人可以模仿的、可以想象得到的,也是容易达成的。

商禹和商禹喜欢的人的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幻想,但是这种关系中也有很多隐患,只不过在这里没有写到。如果真的没有丝毫隐患,他给慕正光的建议不会那么功利。

话说回来,你看慕正光有没有选在5月20日这天给徐萦则送礼物?没有。哪怕有商禹的提醒,他也没想过在这一天送礼物。徐萦则也没有这么想。

从这件事以及之前发生的许多事情上能看出,慕正光和徐萦则的相处方式太认真、太理智,缺少了一些“浪漫”和“惊喜”。他们的关系固然很美好,但这种美好和大多数人有距离。

这种美好的关系之所以能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喜欢、爱慕,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美好。这两个人相遇,产生的关系当然也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