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孤将来一定会羡慕你的成就(1 / 3)

作品:《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孙思邈从驴背上取下背篓挂在了双肩上,穿着草鞋迈步走入长安城的城门。

魏昶护卫在孙神仙的身边,沉默不语。

孙思邈感慨道:“多年不来,这长安还是老样子。”

整个长安城坐北朝南,从南门进入,眼前便是朱雀大街直通进入皇城的朱雀门,过了朱雀门便是进入皇宫的承天门。

魏昶清退一旁的路人,让他们离这位老神仙远一些。

长安城的居民得知了孙神仙来了长安,纷纷出门张望,都想看看这位神仙是什么样。

或者说这神仙是不是跟凡人不一样。

有人纷纷走出家门,站在街道两侧,目光看着这位老神仙。

这孙神医,也不过是一双眼睛,一张嘴。

街道两旁的行人越来越多,魏昶皱眉看着道路两侧。

一路上,甄权还在讲述着皇后的病情。

孙思邈正走着,低声道:“来之前,你们太医署安排人每天都来找贫道,这些话老朽听很多遍了。”

老神仙到长安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宫。

宁儿快步走入寝殿中,见殿下正坐在炉子边闭目养神,来到一旁低声道:“殿下,孙神医来了,就快到承天门了。”

李承乾稍稍睁开眼,又道:“李淳风道长还是很靠谱的。”

“魏王殿下已等在承天门外”

“孤的这位好弟弟做事真是积极。”李承乾整了整衣襟,站起身道:“走,去见见这位老神仙。”

弟弟妹妹正在午睡,宁儿又叮嘱不要打扰公主皇子们。

随手拿了一个木制水杯,装好了开水,盖上盖子后,李承乾将水杯上的绳子挂在手腕上,就这么揣着手,走出东宫。

此刻的承天门前依旧是一片肃穆,不论皇城中的官吏们有多么的忙碌,只要到了承天门,在这门下就要保持足够的庄重。

李承乾脚步并不快,走到承天门的时候,看李泰就站在这里。

这个胖弟弟的目光还在往朱雀门张望着,想要找到孙老神仙的身影。

宁儿脚步跟在一旁,落后太子三两步,等太子殿下停下了脚步,她的脚步也停下,低着头站在一旁。

她的目光时而看向太子殿下的背影。

承天门前,李承乾的脚步停下。

门前兄弟两人,一瘦一胖,一高一矮。

李泰的身高明显矮了半個头,只不过长得很白嫩又很胖,属于满脸胶原蛋白的那种。

承天门的侍卫如同雕像一般地站着。

当然,太子与魏王这两兄弟站在一起的时候,承天门这边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而来。

“青雀,听闻你近来在编撰括地志?”

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有多少门前的守卫,竖着耳朵,放轻呼吸地在听着这兄弟接下来会说什么。

李泰闻言点头道:“回皇兄,括地志如今只是刚被提及。”

李承乾了然点头,而后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孤也时常看书,如今应该很少有专门讲述地理相关的书籍,如果将中原地理当作一门学科,会有无数的人因此受益。”

李泰迟疑了片刻,又不解道:“学科?皇兄是想要将此拿入科举?”

李承乾揣着手,颔首道:“对,我们的父皇还要开科举来着。”

“近来弟弟的王府有一些宾客颇有见地,皇兄放心。”

李承乾又道:“也好,孤的东宫也有不少关于地志的描述,届时可以送给到你的府上。”

李泰一时间无言,又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青雀,地理的意义很重大,它不仅仅是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更是了解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手段之一。”

话语顿了顿,李承乾打开水杯的盖子,又喝下一口热水,接着道:“对社稷,对将来都很重要,嗯……地理算是最古老最具可考的学科之一了,你能有这方面的理想,孤很高兴,也很羡慕你。”

听着皇兄说着这般如肺腑之言的话语,李泰的目光落在那个水杯上。

李承乾解释道:“这是孤在东宫自己做的水杯,青雀要是喜欢,孤可以多做一个送你,就是手艺差了一些。”

李泰作揖道:“谢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