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九十一章 抢观众(2 / 5)

作品:《华娱之黄金年代

这样的创作过程,和改编名著显然是两回事,毕竟有原著作为基础,怎么改编都有一个框架在托着。

可从无到有,创作一个全新的故事,而且还要反映出那样一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时代背景,谁有把握?

闯关东谁都知道,无非就是当时山东、河北两地闹灾,迫于生计的人们为了生存,从内地到关东的艰苦求生历程,在这个求生的过程当中,这些为了活命去闯的人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不是飘洋过海,就是跋山涉水。钻山林、涉河流、挨饥饿、斗野兽、避土匪,突破重重险阻,最终来到关东大地上。

可既然要碰这个题材,就不能光是讲故事,将一家或者几家人的故事,得把闯关东的精神反应出来,不然的话,那就不是闯关东,而是单纯的逃荒了。

什么是闯关东精神,主要就是四个方面:

一、是敢于和磨难进行抗争,无畏于牺牲生命,不屈不挠地与天、地、人英勇奋斗的进取精神。

二、是敢于与人生命运进行抗争,无畏于任何阻力,为实现美好的人生追求,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搏精神。

三、是敢于为改变贫穷落后与自身的种种不良品性而进行抗争,无畏于任何陈规陋俗的束缚,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四、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积极倡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人生准则,扶危济困、宽容大度、和睦共处的人文精神。

突显不出这四种精神,就别碰闯关东这个题材,否则的话,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当然了,京台这个第一集还看不出什么来,不过从一开始的叙事架构上,以及出场人物的矛盾中,不难看出,易青所描绘的这副闯关东求生图一定不简单。

周陵之前在红楼剧组的时候,也只是听易青大概介绍了一下,故事的细情了解不深,但当时易青也提到了老金沟,放牛沟,以及后来与在哈尔滨的潘五爷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