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九十四章 京城寄来的包裹(2 / 4)

作品:《华娱之黄金年代

心里盘算了一下,立刻就有了主意。

“主任,与其搞什么有奖竞猜,我看不如干脆围绕着这部电视剧,策划一个访谈类节目。”

易青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搞一个类似于后来《影视同期声》那样的节目,把电视剧的主创请过来,直接面对观众接受采访,说一些拍摄期间的趣闻什么的。

把创意和阮若林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阮若林听过之后,就挂断了电话,易青知道,老太太这是找人商量去了。

其实这么干的话,很容易被京台给模仿了去,而且也未必能有多大的效果,关键还是《京城人在纽约》这部戏太能打了,同期的绝大多数电视剧,根本就没有能扛得住的。

虽然这部电视剧所展现给观众的,是绝大多数人非常陌生的世界,但同时也是广大观众迫切想要了解的。

毕竟,这年头总绕不过的一个词就是出国热。

每个人都想出去,仿佛只要出去了,就立刻能发家致富,扬名立万。

因此,这样一部直击当下社会热点话题的电视剧怎么可能不成功,正是这部电视剧很多中国人对于美国有了最初的印象,到底是天堂,还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即便过了十几二十年之后,它依然是很多准备出国淘金人心中的圣经,剧中所发生的一切,仍然被无数的观众用自身的经历不断地践行佐证。

所以,说《京城人在纽约》是国民电视剧,真的一点儿都不为过,据说前世这部剧播出的时候,当时国内已经有了收视率统计的手段,根据当时的统计,这部剧在播出之后,收视率一度达到了67%,甚至可以达到和《新闻联播》相当的程度。

可以说是万人空巷,这样的盛况在日后是极其少见的。

后来,据说这版21集的电视剧,还被缩减为2个小时的电影,在美国PBS电视台播放,也大受欢迎。

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其在艺术上的完美与成熟,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日渐丰盈,对于外来的思想也逐渐苏醒,然而,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却很少有人知道。

一部《京城人在纽约》,采用了全程海外拍摄的方式,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状态。

他们的奋斗与挣扎,梦想与现实,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国外的生活,也成为了第一批赴美淘金的中国人感情历程的经典作品。

这部剧与其说是展现个人的奋斗史,不如说是全民族人的梦想与共鸣。

可以说这部剧为沉闷已久的中国电视剧市场引入了一股新的潮流,为向往外部世界,渴望富足和自由的中国观众打开了国际化的窗口,构建起了对于出国、经商,以及情感等各方面的丰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