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六十六章 重立人设(2 / 4)

作品:《华娱之黄金年代

然而,名将显然还并不足以完全诠释周瑜,所以史书又给他凭添了几笔风韵。

“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流传后世,引来多少文豪名士竞相引用,去慨叹周郎当年的风姿。

性度恢廓,折节相容的品质,更让他备受赞誉,如饮醇酒,周程之交成佳话。

雅量高致,长壮有姿貌的形容,给了他翩翩儒将的形象。

孙十万一句“胆略兼人”的评价,让他智勇双全。

如此好的人设古今能有几人?

更不宵说锦上添花的美女小乔,给厚重的历史加了一笔彩色,简直是言情文的标配。

还有《三国志》里面记载的,赤壁之前刘备与周瑜见面时的一段对话,当时,刘备来见周瑜的时候,问周瑜有多少兵,周瑜说有三万,刘备觉得有点少,结果周瑜一句:够了,你就看着我破曹吧。

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

妥妥的立flag行为。

如果用绿大暗方式打开这句那就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听我的,你就看着我打赢吧。

一句话讲先主都给比成了渣渣,遑论诸葛村夫。

然而拜《三国演义》的普及和深入人心,周瑜在正史中的完美伟丈夫人设,却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逐渐走了样,到了1000多年后,罗贯中写就的《三国演义》时,更是出现了“孔明三气周公瑾”的经典桥段,留下了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丑恶形象。

虽然书中也肯定了周瑜前期为奠定孙氏江东基业的汗马功劳,但自从与诸葛亮等人开始接触后,他却迅速蜕变成了一个配角,不仅赤壁之战的功劳,被诸葛亮夺取大半,还因为心胸狭隘,最终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历史就是历史,我们拍《三国演义》,除了要为名著树碑立传,难道就不该普及一下历史知识?非得让观众继续误解下去?”

在易青看来,为了整部戏着想,他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了,否则的话,整个剧本都得推翻了重来。

而他所要求的,只是想要在表演的时候,重点突出,周瑜之所以容不下诸葛亮,不是忌其才,而是恨其才不能为东吴所用。

难道这样也不行?

如果连这点要求都不能满足的话,易青宁愿不演,反正这样重要的角色有大把演员排队在等着呢,总不会耽误了剧组的拍摄进度。

易青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接下来就看王福林导演怎么选了。

对此,王福林也是为难,一边是赤壁之战的主角,而且易青还帮着剧组解决了无锡影视城的问题,另一边是赤壁之战的导演,到底该支持谁?

就在大家都僵持的时候,突然任大会开口说话了。

“我觉得小易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咱们为了整部戏,对于周瑜这个人物的刻画已经有些偏颇了,历史上的周瑜是个什么形象,大家都清楚,我就不重复了,难道我们不能为这个伟大的人物平反,就连这么一点小事都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