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燕的实力(1 / 5)

作品:《三国之重振北疆

这次常山之战,考虑之前具装骑兵损失稍多,再加上马掌消耗较大,需要休息和补充。这一次就安排,胡琅儿、徐俭他们的骑兵第三旅留守。

相应的抽掉一些屯田军参战。因为种粟相比种麦,可以更加粗放一些。这次,就从河东抽调五千屯田战兵出击,加上后勤、建设等部,抽调的只占河东屯田兵的一小半,对于生产影响不很大。

这些屯田军的战力也颇让人放心,他们大多来自久经沙场的西凉军和白波军,装备精良、训练充足,相信战力不在袁军主力之下。

另外,还有徐荣、卫觊、黄於、杨奉、去卑、徐晃、郝昭、于毒等人率领各部兵马,以及匈奴呼厨泉、刘豹的六千骑兵,如此阵容,跟随童远浩浩荡荡地开往常山。

童远一行先到了太原郡的中都、京陵等县,安排好了后勤补给线路和守卫的兵马。然后在张燕之子张方和贾逵的迎接下,进入黑山军地界。

首先经过阳邑、上艾两县地域。

阳邑县原本是太原士族、黑山军和南匈奴交界区域,这几年混乱不堪。但在贾逵的努力下,周围已是万亩良田,举目望去,一片郁郁葱葱。

童远对贾逵道“这片地处偏远、久经变乱的地方,能够有今日这样生生不息的情景,想必是你,贾梁道的功劳吧?”

新任太原郡丞的贾逵摇了摇头,说道“其实黑山军诸部多是贫苦农夫,虽有不少占山为王、为非作歹的土匪流氓习气。

但多年下来,他们也知道,四处劫掠,不事生产,决计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不少家属早就自发地耕种起来。”

“我的到来,起到了支持与推动的作用,现在阳邑、上艾各有近三十万亩粟田,估计秋天能亩产三百斤。也幸亏是有将军的名义和平难中郎将的放权,此处百姓终于可以安心种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