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赛点 / 章节正文阅读

1893 尖峰时刻(2 / 2)

作品:《赛点

尽管如此,费德勒也已经通过发球为自己建立起优势。

高文,格外被动。

脚步一踏,身体推送出去,双手反拍第一时间就已经迎前,但还是被动。

一来,速度。

二来,弹跳。

三来,旋转。

费德勒的这记平击发球控制非常出色,落地之后带着明显下旋,钻入地面,以至于弹跳高度非常低,迫使高文一边移动一边下蹲,不断降低重心,双手反拍必须从膝盖以下往上提拉,将网球提升起来。

而且,速度和角度的挤压也让高文没有挥拍空间。

勉强地将网球提拉推送过去,但抛物线还是稍稍偏高,高文马上就拉响警报,意识到费德勒的下一拍进攻衔接必然提速展开全面压迫。

一蹬,刹车。

一踏,发力。

一推,身体就已经朝着拖拽重心冲向右侧正手位空档。

但紧接着,高文就看到费德勒的击球动作——

侧身。

糟糕!

尽管高文的回发球已经在困境之中试图拉开角度,重新将网球推向费德勒的反手位,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制,但操作空间着实太少,斜线角度没有拉扯开,然后早有准备的费德勒提前移动直接侧身正手。

出击。

一拍扫射,费德勒的成名绝技再现阿瑟-阿什球场。

赫。

惊呼声一片,甚至可以看到少数观众已经握住拳头准备欢呼。

费德勒的侧身正手“inside-out”是非常具有穿透力的,即使是面对德约科维奇的双手反拍也有压制性,在费德勒的职业生涯里无数次为他的比赛扮演攻城拔寨的角色,对他的球迷来说着实再熟悉不过。

同样,对高文来说也是一样。

视线余光瞥到费德勒的动作,脚步一顿,急停急转,右腿猛地蹬向地面,汹涌能量就这样扑面而来,推动着身体冲回反手位。

踏。踏踏踏。

高文的移动速度飞快,视线盯着网球,同时就可以看到费德勒再次上网——

依旧是典型的费德勒。

特别是温网和美网,费德勒将自己前场压迫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今年北美夏天硬地赛季,全场压迫的战术推向一个全新层面。

尽管第三盘因为体能影响,费德勒的全场压迫战术稍稍逼迫得没有那么紧,但关键时刻还是没有手软。

盘点上,费德勒没有发球上网,却在第二拍进攻衔接过后直接上网。

布局,清晰。

费德勒对于这一拍的算计走在高文前面,包括高文的接发球线路选择和回防趋势,全部都算无遗策。

高文刹那间就意识到自己的危机,连续第二分能够清晰感受到费德勒层层叠叠释放出来的强大压迫。

堪比推土机。

怎么办?

其实,留给高文的空间依旧不够,作为接发球一方的被动还是没有摆脱,费德勒关键时刻的一发扮演重要角色。

所以呢?

投降吗?

当然不是。

高文的大脑高速运转,一边狂奔一边观察,整个球场的三维立体空间倒映在脑海里,寻找其中的缝隙——

他,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