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八节 光学车间(3 / 5)

作品:《临高启明

林汉隆伸手抄起机器旁边挂的工作记录本:“有哪里松动吗?震动情况正常否?”本来机器的工作记录该操作工自己写的,但是还在上扫盲班的工人也没法填写这些。国民学校的学生来了还可以帮帮忙,但林汉隆已经给他们派了工作,于是索性自己来填。

填写记录,查询设备,检查库存和产品花了林汉隆上班之后差不多一小时的时间。

林汉隆快要填完纪录的时候听见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是展无涯、孙立等一干人等正向他走来。他刷刷几笔填完记录签上名,把本子放回去。

机械厂的元老技术人员们围在坏了的球面磨床前。

“很明显是铸造的问题。你看这,典型的反白口么。”林汉隆指点着零件的断面。众人点了点头没有人开口。

这个伞形齿轮铸造出来得,但是显然在铸造的时候出了些问题。

“嘿嘿,难免难免。”展无涯出来打圆场,“废料库要回炉的零件堆成山,可靠性办公室的人连失效分析都做不过来。”

“坏倒不要紧,别把我玻璃打坏了就行。”林汉隆也不打算深究这种事在全临高每天都在发生,连军舰上要用的大炮都出过齿轮断裂之类的事故,何况这里了,“能修么?”

一直凑近了看断面的孙立摇了摇头:“怕是不行。裂缝肉眼可见,不探伤的话也不知道多深。”他比划着,“没裂缝的话,照说冷焊就可以搞定了。”

展无涯拍拍林汉隆的肩膀。“给你做一个更好的。”大战结束后军火生产速度放慢,原先预备的材料还有一些,所以展无涯说话也颇有底气。

“做一个新的一周能弄好你先拿给平面磨床的那个顶着。”

林汉隆摇了摇头。“平磨那个不能动啊,双筒镜海军要得急。”

展无涯哼哼了一声。光学厂的第一批产品里包括三年式陆军用8倍单筒望远镜(试),其实就是个最简单的折射望远镜,外面加了一个保护、携带用的竹筒。海军对这么简陋的东西不屑一顾,他们要求视野好、透光度高、握持方便还要有良好的密封性、抗腐蚀性云云。他们要求出个双筒望远镜,好一下子能把陆军的装备给比下去。大量造双筒要平面磨床来做直角棱镜,这就涉及到光学厂的追加投资和编制扩大问题。好在远在三亚的王洛宾也支持造双筒ˉ他可以做成固定式的放在各个望塔上。作为光学专业出身,王洛宾从情感上也是支持扩大光学工业规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