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六十五节 船只(3 / 5)

作品:《临高启明

这些要求混在一起。就成为造船厂诸位元老的课题了,鉴于施建涛的主动请缨,该项目就由他具体负责,至于设计师,自然是请“中央船舶设计院”唯一的主任设计师钟子衡负责了。

经过军务总管庭和企划院的协调,船只的设计工作在临高进行,整船建造安排在香港进行。发动机、火炮之类的自然还是要从临高运来。

洪璜楠打开的第一页线图就是621“内”型。所谓“内”,便是专门用来在内河航行之用。这是钟子衡在621的原型上少量改动完成的,主要改动是换装了较小发动机节约船舱体积,缩小了煤仓的储备量。明轮改为尾轮,以适应较浅的河道。

不过621本身是基于沿海和珠江航道这样的大深度航道设计的,线型并未进行过专门的浅吃水优化。虽然通过改装较小的发动机等措施减少了船只吃水,它能适航的范围已然是比较有限。洪璜楠看了下指标。大约只有西江上它是畅通无阻的,一路跑到梧州没压力。

接下来的第二张线图是一艘铁骨木壳内河炮舰。按照500吨的分界线,它那260吨标准排水量只能算是艇。

这是一艘钟子衡“精心设计”的内河炮舰,具体的蓝本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强在长江上航行的河川炮舰。这些炮舰因为有“镇暴”和“威慑”双重要求,往往装备有较大口径的火炮和相当数量的轻型速射武器。航速较江面上的木船要快。由于要考虑在枯水期越过三峡进入四川内地的考虑,吃水一般都很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