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章节正文阅读

505章 为我杀人(2 / 4)

作品:《三国小兵之霸途

“十九万,去了七万?那岂不是还有十二万?如此,兵力倒也相着无几了。”董太后越听便越有兴趣,她很喜欢曹操这种说话方式,呵呵,董太后没事的时候,便喜欢计计算算,所以,这曹操的说话,几乎都是迎着她的胃口的,不觉间,看曹操的眼神,也有几分欣赏了起来。

“太后算的没错,另外,有线报显示,这十二万骑兵直扑并州,实力也实在是太厉害了,来势汹汹,竟然把丁原将军差点逼得走投无路,于是只能弃城而逃,因此并州便靠失守。”曹操说到这,停顿了一下才再道:“让人奇怪的是,攻下并州,那些匈奴骑兵竟然还能约束好士兵,竟然没有抢掠屠城,还反贴出了安民告示,严令那些匈奴及乌桓的士兵不准扰民。”

“哦?竟然还有这样的事?这些匈奴人这次转性子了?竟然不抢了?还真古怪。”董太后不禁又涌了满脸的好奇。

“呵呵,据孟德推测估计,这些匈奴人这样做,无非是有两三点的原因,第一,便是他们这一次,是决定了要占扭在并州,今后不走了,所以,想在原地活得舒心一点,便只能和原来的百姓打好一点关系,最起码的,这些匈奴人也不愿意看到他们所据所占的城池变成一座死城,若是那样,他们占下了一座城池又能如何?谁能够为他们治理?其二,便是单粹的收卖人心;其三嘛,可能要复杂一些,那就是做一个样子给那些随他们一起到了并州的乌桓人看的。”

“哦?第三点我有些不太明白,孟德你说详细一点。”

“太后你想想啊,如果打下了并州,那匈奴人占得了一这这么大的城池,而城池呢,人口多,金银财宝、粮食屯积的也多。这就么三多四多的,这匈奴人还愿意和那乌桓族人分享吗?所以,那匈奴王非常狡猾的做出了一个姿态,告su那些乌桓人,你们看,我占了这座城市,可是我并不是来抢掠的,所以你们也不准抢。”

“那这是好事啊,匈奴人什么时候会变得那么好心了?”董太后像越听越迷糊的样子。

“问题是那些匈奴人他们并没安好心啊,我敢肯定,待支走了那些乌桓人之后,就算那些匈奴人不是要屠城,也肯定要搜掠抢劫一翻的。等着瞧。”

“可是纵然是这样,于我们来说又会有什么的好处?我们出动十万人左右便能击败死他们?”董太后把话题扯回正题来。

“董太后,那些乌桓人看到匈奴人得了这么大的一个地盘,可是他们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却又因为兵力的对比及不匈奴人,所以,他们也只能遵守匈奴人定下来的规矩。但别忘了,这些异族人是做什么的?他们本来就是来抢掠的,所以,乌桓人在看到打下了并州并没能得到什么的好处,于是乎,便会另外想法子,他们也总不能空着手空手而归?所以,这五万乌桓大军,一定会私下离开匈奴人,却附近和城镇狩猪。这五万乌桓大军一离开,那么匈奴人便再也没有什么的顾虑了,便有可能开始抢掠并州,就算不抢掠,并州的七万匈奴人,也绝对不会全呆在城里的,必然会到附近的一些城镇进行抢掠,如此一来,太后你说,那城里还有多少的匈奴骑兵呢?”

“啊?听你这么一说,绝对不会超过七万匈奴人啊,我们如果有十万大军。是否可以打得败那七万匈奴人?”董太后总算是完全明白了。

“如果就在城里城战,那七万匈奴人必败无疑,我们的人,多是步兵,如果在野外和他们七万匈奴骑兵相遇,我们的人是绝无幸免,会被打得大败。可是要是步战,我们必胜!”曹操说到后来,给了必胜的两字,使得董太后的双眼都亮了起来,似在下打量着曹操。i

刘易不知道为何,居然看到董太后看着曹操打量的时候,居然眼神带着一点暧味,似乎,董太后的脸,也有点红映。这让刘易不得不非常猥琐的想,这曹操非常真的是一个师奶杀手?居然可以挑动得了董太后的春心?如此下去,曹操定能说服得了这董太后,让董太后同意出兵,不过,最终的决定,还得看何进及张让等人。

“十万对七万,纵然是胜了,我们恐怕也会有不少的损失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董太后也是听说过的。

“呵呵,太后,谁说我们一定要用十万大军去打那七万大军?我们可以用十万大军去围杀那些出去掠夺的匈奴骑兵,如果是十万对一万呢?如果还胜不了,我曹孟德便把人头奉,我愿立军令状!”曹操说着,神态一凛,还真的有几分慷慨付死的英雄气慨。

“嗯……那、那就……”董太后差点便一口答应了下来,不过好却又想到,还得以征求一下张让等人的意见,不禁转头道:“张卿家。何卿家,你们说,这曹议郎所说的如何?能否败敌?”

“哼,说得比唱的都好听,只是说的话,谁不懂?”张让可不管是谁,他的心里自然不愿意的,有点尖酸的说道:“太后,你可要知道,禁军本来就是这四、五万人,如果抽了一半,城里宫里就空虚了,另外,城守军的兵力也不足。万一抽调去作战的兵马落败,我们洛阳就只有不到五万的兵万,而各方关隘的兵马因为抽去作战的,都是无人的关隘,如果敌人来了,我们拿什么抵档?”

张让所说的,也是实事实,一共才这么十四五万的兵马,抽调了十万去作战,如果一旦失败,以匈奴联军的二十万军队,那时候,完全可以分兵多路进击,打到洛阳城下。

“孟德愿以人头担保,绝对不会输,愿立军令状!”曹操似乎还真的想要博出位了。

刘易此时道:“其实,不管怎么样,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任由匈奴人在并州站稳了脚,今天我们对着的,可能就只是这二十万的匈奴联军,可是,明天呢?匈奴、乌桓等族的族人,可以从雁门关源源不绝的进入并州,到时候,便不是二十万,而是三十、四十万。哼哼,到时候你们再去打。”

刘易的话,当下点醒了朝中的许多人。早前拜访过刘易,希望可以得到刘易的赏识提携,或者是希望可以和刘易结交的朝官,此刻再醒过刘易的身份来,开始有点附和刘易赞成刘易的说法了。

事实,不管是谁,当一想到自己的皇城就在隔河的匈奴人贪婪的目光之下,谁的心里都不好过,谁都会担心他们是否会马打过河来啊?而把他们完全的抹杀消失,这才是永远不用担心危险危机。

朝中的文武百官,其实他们平时都是非常胆小儒弱之辈,他们在朝堂,许多时候只是前来做一个样子,除是他们一点职责的东西,别的事,他们谁都不敢多问多管。可是,他们都不知道,如果有人敢正直言行,而他们又敢得附议的话,恐怕,这个朝堂也绝对不会只是那些宦宫,三几个权宦的一言堂。而群臣觉得以为是对的东西,都能够坚持,那么这个大汉都不会沦落到如此的地步。

不过,想要这些文武百官在一夜之间变得正气凛然,敢说敢言那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在骨子里都是那么的现实。以前朝堂,自然也有着不少敢说敢言的臣子,可是,因为他们本身的权势不够大,最终只能落得一个被陷害,成不阶下囚或者是被流放免官的下场。所以,朝中的官员,都不敢随便附议的,因为如此便会得罪到一些他们得罪不起的人。就比如,这东汉未年,就有许多如此的朝官,他们平时屁都不敢放一个,但是后来,却因为某件事的激愤,跳出来说句公道话或者什么的,结果便落得了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呵呵,也就是说,在这个黑暗的朝堂,谁敢乱说话,那就得要有着身首异处的思想准备,要不,尔等便低调,别说话。

现在,刘易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是一个强势的人物,一个足可以和张让等十常侍,袁隗、何进等人相抗衡的实力派人物,所以,现在才敢陆续有人有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