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普及军事常识(3 / 5)

作品:《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三年后北伐,赵朴无语了……真是天才的想法。

“二议巡幸,天下的形势,关中为上等,襄阳、邓州次之,建康则又次之。今天应该以长安为西都,以襄阳为南都,以建康为东都,分别任命守臣,修筑城池,整治宫室,积聚干粮,以备皇帝巡幸。三都建成以后,有三项好处:第一项可以借巡幸的名义,督促各方使国势不至于失之太弱;第二项不设置固定的都城,使敌人无所窥伺我虚实;第三项四方希望陛下巡幸,奸雄无所觊觎。至于汴梁是宗庙社稷的所在地,是天下的根本,陛下即位之初,怎么可以不见一下宗庙,以安定都城百姓的心呢!希望先颁降敕文,以修整朝拜陵寝为名,选择日期巡幸汴梁。”

赵朴看来,又是文人梦幻般的军事观点。

“天下的形势,关中为上等,襄阳、邓州次之,建康则又次之。”这句话再次显示出了李纲军事上的无知。

关中为上等,那是唐朝中期以前;在唐朝以后,则是上等变成了下等。在唐中期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北方占据着主要的人口,财富;南方只是配角。这时掌控了关中,等于是掌控了天下。

那时,关中的水土流水不太严重,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关中有着险要的地势,人口密集。背靠着陇右,可以从中获取良马;又北边依靠着河东,可以获取北攻草原的主动权;南面的四川,又提供大量粮草,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最佳的定都之地。

可是在唐朝以后,尤其是在北宋末年,关中则是成为一处死地。

因为关中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大减;而北方的陇右一代,又被西夏割据,失去了良马之地,河东之地又被金军占据,此时定都关中,面临着三面受敌,必死无疑。

定都关中,只会是落得三面受敌,既不能自保,也丢失了东南之地。

定都关中,只是下下策。

而定都建康,这相当于将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等大片土地,拱手让于金军。而最可怕的是,建康位于江南,是一代繁华之地,在奢靡的环境下,强兵会变成弱兵,雄才大略,会变成废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