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02章 中考的爆炸成绩(2 / 3)

作品:《重生之似水流年

可是来之后,他的直觉告诉他,徐文良可能没问题,而且,章南的问题可能也不是问题。

可别小看这微妙的一点转变,会极大的影响他的调查取向,甚至最后的结果。

第二个暗坑。

则是唐成刚为了自证清白,提到了一个人——省jw书记孟忠汉,也就是胡正勋的大领导。

于情于理,于共于私,胡正勋都不可能记不住这个关键的信息。

从老哥仨那儿出来,胡正勋就在琢磨这个事儿。思前想后,觉得既然唐成刚提到了,那不管怎么说,自己应该和孟书记通个气。

回到尚北纪委的临时办公点,胡正勋终还是把电话打到了省里。

找孟书记!

电话接通之后,“孟书记,我是干部监察室的小胡啊!”

电话那边的孟忠汉自然是知道他的,“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胡正勋组织了一下语言,“最近我们接到举报……”

把大概的情况和孟忠汉说了一遍。

孟忠汉是知道胡正勋到尚北去了的,但是不知道徐文良的问题上有齐国君的牵连。

现在胡正勋一提,孟忠汉才算彻底知道。

电话里很是意外,“齐国君提我了?”

语气有点怪,很是惊讶,胡正勋一滞。

什么意思?孟书记和齐国君不熟?或者根本就不认识?否则…不能是这个语气啊?

又有点不确定了,赶紧道:“不是他提的,是一个叫唐成刚的人说的。”

“唐成刚?”孟忠汉语气更是玩味。

听的胡正勋心肝儿都拧一块儿了,特么的,不会让三个奸商给忽悠了吧?

却不想,电话那头沉默良久,孟忠汉没忍住,突然很是恶趣味地冒出一句,“你俩也有用得着我的时候,哈!”

胡正勋脸一黑,好吧,不是不熟,是太熟了。

对面的孟忠汉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清了嗓子,以示掩盖。

其实,不怪孟忠汉失态,实在是太意外了。

隔着电话对胡正勋道:“小胡啊,这么和你说吧,齐海庭同志的十一个儿女,没有一个是通过他这个父亲进到体制内的。”

“齐国君一年前还是尚北粮库的一个临时工,他要是想走关系,也不用等到现在了。”

胡正勋:“……”

孟忠汉,“当然了,你该怎么查就怎么查,不要因为这些影响了判断。”

“只不过……”说着说着,孟忠汉自己都笑了,“谁啊?居然能举报到齐国君头上?那可是个老实人啊!”

胡正勋还想问谁呢,特么的,这不是给我坐蜡吗?

马上道,“这回是匿名举报,我们不知道是谁。但是……”

“但是什么?”

胡正勋,沉吟片刻,“走访的过程中,齐国君提到这么一个情况。”

说着,胡正勋把那日福临酒店和董战林接触,随后和徐文良两个,借孩子的饭桌谈话的事儿,和孟忠汉说了一遍。

“我觉得,如果在这个时间节点,有人通过章南要搞臭徐文良,那这个董总是最有动机的!”

孟忠汉一听,沉吟良久,“小胡啊,你正好在尚北,可以顺便调查一下嘛!我们的干部有问题,那没得说,必须严办!”

“可是,要是有人借搬倒我们的干部,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也是决不允许的。不管他有什么背景,都不行!”

胡正勋听罢,登时精神起来,“明白!!”

他等的就是孟书记这句话。

奶奶的,情绪化了是吧?那我就情绪到底了!

陷入今天这个窘境,十有八九就是这个董战林在搞鬼。我倒要看看,到底怎么个情况!?

至此,胡正勋从调查章南,到调查徐文良,最后又成了表面调查徐文良,暗地里则是查起来整件事情的源头。

唐成刚和齐国君挖的这个连环坑,终于有人要埋进去了。

……

————————

章南还不知道齐国君那老哥仨这么惹不得,挖了这么大一个坑。

她再怎么多智,本意也没到这一步。

其实,章南故意提醒胡正勋别去调查齐国君。

一来,是给胡正勋一个台阶下。

她太不配合了,这是很不合适的一个点,就算没问题,胡正勋对章南,对徐文良,都不会有好印象。

在官场,这是很忌讳的事情。

所以卖个好,别去齐国君那儿找不自在。

至于听不听的,那是你自己的事。反正我提醒了,示好了。

当然,如果去了,那正好,齐国君没问题,又有背景,让胡正勋知道,起码能转变他对徐文良的基础态度。

只是她真没想到,那老哥仨儿反应那么快,直接就挖坑了,而且把董战林拽了出来。

其实,章南现在是首先要保二中,夫妻俩的问题等高考之后再解决。

到那个时候,她再把董战林拽出来晒一晒的。

结果,真是没想到,两家配合的这么默契呢?

更没想到,更默契的还在后面呢!

……

胡正勋进老哥仨的厂子调查,已经是在走个流程了。

现在胡正勋要是还认为齐国君和徐文良有问题,那就是他自己的脑子有问题。

而且这个流程走的,胡正勋很是歉意,每天都要来这边看一眼,提醒工作人员,别打扰工厂的正常运作。

老哥仨也是有眼力见的人,你对我好,那我也对你好。

送礼什么的不合适,但是在吃的问题上还是可以照顾一下的。

一来二去,和胡正勋的关系也就好了起来。

说实话,胡正勋对这老哥仨儿挺感兴趣的,羡慕他们之间几十年不变的友谊,更钦佩他们的品格。

说实话,在这个年代,似乎没有人关心老一代的动向。

后世还有互联网,让普通老百姓知道张富清,知道那些一身军功章,却身藏功与名的老红军、老战士们的音容笑貌。

可是在这个年代,信息闭塞,人们似乎也更愿意看到,某个红三代、官二代,跋扈凌人的新闻。

就好像,都是这样一般。

可是实际上,像齐国君这种红二代遍地都是,更多的是继承了父辈的优良品质。

偶尔,胡正勋也和他们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结果说着说着,说错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