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76章 麻将桌上的主旋律(2 / 3)

作品:《重生之似水流年

再加上,雏鹰班提前给他们设计的台本和流程,整个过程也一点都不突兀。

什么当地的五香豆干、五家台贡茶、贡水白柚、恩施富硒茶等等。

主要是在介绍特产的同时,当地官员也在起到导游的作用,告诉大伙儿,沐抚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你们还没去,有哪些美景可能会错过。

这些是观众喜欢看的,不知不觉间,一家人得到科普推荐的同时,观众也记了下来。

只不过,恩施官员来了好半天,梅姐还没回来。

这都一个多钟头了,按说,早就应该回来了啊?

张国戎最早发现不对,不着痕迹地让齐磊陪着,自己则是去赵老爷子家找梅姐了。

结果,戎哥走了一个多钟头,也没回来。

这回齐磊又不淡定了,这两人什么情况?

让晓儿去找找,嗯,又过一个钟头。

都下午三点多了,三个都没回来!

此时,恩施官员早就介绍完产品,也像正常的客人一样,帮着这一家人干活。

地里干活的跑了好几个,肯定是做不了了,齐磊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再搭一个炉灶的任务。

这会儿,炉子都搭完了,人还没回来。

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急了,那三个跑哪儿去了?

最后,还是小马哥提议,“得让梅姐回来做饭啊!要不,咱们一起去赵老爷子家看看吧?”

此言一出,众人都点头同意,就当到村里溜达了。

观众们则是都在猜测,“不会赵老爷子出什么事儿了吧?”

要真是那样,就有点假了。

赶的也太巧了,失去了真人秀的味道。

……

——————

赵老爷子家也在青江边上,地势比齐磊这边还要低。

齐磊去过一次,他这边离江岸还有一点点距离,而赵爷爷家则是能坐在院子里钓鱼。

一行人过去,正好于村中穿过。

到了院门前,只见家中的门开着,吊脚楼里隐隐也有人声,说明有人在家。

齐磊叫了两叫“赵爷爷”,没人应答,干脆带着大伙儿推开院门进去了。

观众此时都有点紧张,“完了!肯定是出事儿了!”

“搞什么飞机?不是娱乐综艺吗?别搞事情啊!”

然后,刚到吊脚楼下,就听到梅姐一声大叫,“二饼,胡了!!”

张国戎,“搞咩啊!又和?该下庄了吧!!”

电视机前,绝倒一片。

靠!白担心了,打上麻将了?

好吧,还真是打上麻将了。

镜头开始倒退时间,回到三个多小时之前。

……

赵老爷子的儿女都在板桥镇工作,周末回来一趟也不容易,正好老头、老伴儿,儿子、儿媳妇四个人娱乐娱乐。

结果,梅姐就来道谢了。

就梅姐对麻将的那个痴迷程度,进屋就迈不开步了,赵老爷子的儿媳妇一看,干脆你来打呗!

梅姐就没客气,心说,我就玩两把。

结果打了两圈儿,想走的时候,戎哥来找她。

还挺生气,干什么呢?这么长时间不回去?

进屋一看,哦,打麻将呢啊!

打麻将……

戎哥也有瘾,他也坐下打两把。

结果,戎哥又坐下来了两圈儿,把杨晓又给招来了。

晓儿不打麻将,可是晓儿是孩子没人权啊!

叫不回去这两个,反而被扣下了,怕她回去把齐磊那帮人招来就打不成了。

于是,齐磊他们还真的来了。

门外一听,打麻将呢?

进屋观战!

这回,赵老爷子的老伴儿让了地方。

观众以为得是齐磊坐那儿,没想到,是恩施官员坐下来陪老爷子玩。

牌桌上,恩施官员、梅姐、张国戎、赵老爷子,后面一帮人,齐磊、唐小奕、小马哥、汪皮裤,还有华仔,瞎支招。

那场面,闹哄哄的!!

观众都看傻眼了,这也…这也太生活了吧?

央视居然播一帮人在这儿打麻将,你敢信?

可是,越这样,观众越喜欢。

此前,张国戎和梅姐都曾在综艺采访中,提过他们和圈内人打麻将的一些趣事,今天见到现场直播了。

那种感觉,贼过瘾!

然而,麻将只是形式,是节目吸引观众的手段,真正的核心其实揉在麻将桌上了。

大伙儿又不能只打牌,不聊天。

很多看似不讨喜,拉低收视率的话题,借牌桌说出来,效果完全不一样。

闲聊间,张国戎由恩施的特产切入,对那个恩施官员道,“王姐,咱们好东西那么多,按说应该不愁销路的吧?我看老乡们生活并不是很好。”

叫王姐的领导抓起一张牌,又打出去一张,“没办法,不是东西好就能过上好日子。”

梅姐整理好牌抬头,“为什么?我看沐抚就是好地方啊!做做旅游就能富起来吧?”

王姐,“山里的好东西多啊,好地方也多,可是运不出去,外人也走不进来啊!”

梅姐点头,似是感同身受,“路确实太烂了。”

打出一张八万,“那就先修路呗?”

王姐一听,苦涩一笑,“没钱啊!”

张国戎,“碰八万。我看从沐抚到板桥也不远嘛,修起来容易的吧?”

王姐,“不容易。”

解释道,“沐抚到板桥确实不远,也就三十公里。”

“可这三十公里全是山区,修路的成本很高。”

这时,赵爷爷开口了,“以前镇政府也想过修路,还想过搞旅游呢!可是算下来,就这三十公里,得花好几亿?”

王姐,“过山开路,遇水搭桥,要是把这三十公里修成柏油路,得三四个亿吧!”

对众人再次苦笑,“恩施州两年的财政也不够修这条路。可是像这样的偏远地区还有很多,修不过来的。”

“所以,只能说等等吧,一直在想办法。”

张国戎听完,突然问了一句,“那修那种砂石路要用多少钱?”

王姐想了想,“也得几千万!主要是遂道和搭桥省不了的。”

这个话题到这里就乍然而止了。

只不过,镜头刻意的给了张国戎和梅姐一个特写,一个意味深长的特写。

观众们看到这里,突然有种猜测:哥哥和梅姐不会要出钱修路吧?

关键是,镜头语言太有诱导性了。

然后,果然如观众所料。

晚上,大家吃完饭,在院子里做做游戏,欢乐一阵,深夜回房睡觉。

但是,张国戎却睡不着,翻来覆去辗转一阵,干脆到楼下的堂屋烧了点热水喝。

然后,就坐在堂屋里想着什么。

而观众本以为只是他自己睡不着,却是没一会儿,梅姐穿着睡衣下楼了。

见了张国戎也没说什么,倒了杯热水陪着他发呆。

又过一会儿,那三小只儿也穿着睡衣下楼。

却是不喝开水了,齐磊泡着今天王姐送来的贡茶,“茶不错哈!”

梅姐皱眉,“大半夜喝浓茶,还想不想睡觉了?”

说着话,把茶壶抢过来,给张国戎,还有自己倒了一杯。

五个人开始坐那儿发呆。

过了好久,张国戎突然呵斥齐磊,“大半夜不睡觉搞咩啊?”

齐磊笑笑,也不回答,意思是,你们俩不也没睡吗?

张国戎见他不答,又对着唐小奕来劲,“你呢!?怎么不睡觉?”

唐小奕直勾勾的,显然是醒到一半儿起来的,“石头起来了,我就起来了啊!”

张国戎又看杨晓,“他俩起来,我就起来了啊!”

好吧,等于没问,场面再次陷入沉默。

又过了好久,梅姐突然开口,“三四个亿咱们出不起,几千万……”

戎哥,“可以凑一凑,对吧?”

殷勤地看向齐磊,“对吧?小齐总?”

齐磊抬一下眼皮,很不感冒戎哥的提议,“几千万没用的。”

梅姐和戎哥急了,“搞咩?很有用的!”

齐磊,“别的地方,换个砂石路也许就管用了,可是沐抚不行的。这里最大的资源就是旅游,想让人们愿意来,那就只能修最好的路。”

张国戎:“三四个亿的那种啊!?”

齐磊,“对!”

“……”

“……”

众人沉默了,显然几个亿对他们来说太多了。

观众们也随着镜头的沉默而陷入着急的情绪。

通过三期节目,不知不觉间,观众与这一家人,与沐抚村已经建立了感情。

他们也希望这个美丽到不像话的地方能够富裕起来,甚至有一天自己可以走向沐抚美景。

有的人甚至生出想法,号召观众捐款吧!大家帮沐抚修一条路。

也有的人想,小齐总不是很有钱吗?要不小齐总慷慨一回?

既然节目都这么播出来了,那肯定得有一个结果的吧?

最大的可能就是,小齐总慷慨解囊,修通致富之路!

然而,要真那么演,就不是颠覆性的节目了。

只见镜头中,齐磊突然邪魅的一笑,“我有个办法!”

其余四个登时来了精神,“什么办法?”

齐磊把唐小奕的草稿本拽过来,“你们看哈,这条路全长30公里,需要三到四个亿。”

“就按最节省的三个亿算吧,平均下来,一米一万!”

众人看他在那儿比划,“然后呢?”

齐磊,“全修咱们是弄不起的,咱可以分着来嘛!”

梅姐一怔,“分着来?那也不够啊?”

想了想,“我能捐200米,还差公里。”

戎少一听,“我能捐500米,还差公里。”

唐小奕,“那我也捐500米,还差……”

杨晓,“我也捐500米,还差公里。”

四个人一起看向齐磊,“剩下的,都是你的!”

“我噗!!”电视机前的观众本来挺严肃的,一听这话,直接笑喷了。

太欺负小齐总了吧?不过,我喜欢!

而齐磊,“别啊!我也整不了那么多。再说了……”

“再说什么?”

用下巴指了指楼上,“得给咱家客人留点吧?”

张国戎:“……”

梅姐:“……”

突然就秒懂了呢?对嘛,还有客人呢!

也许就是天意,华仔起夜,看到楼下有灯光,就下来看一眼。

结果发现这五个都在,“你们在干嘛哦?”

众人回头儿,一个个眼冒绿光。

“来!”

“你来!”

“你来嘛!”

华仔怎么突然感觉很不好呢?

凑过去,张国戎殷勤地给他倒了一杯浓茶,“咱们多久没好好聊聊了?”

华仔皱眉茫然,“晚饭不是刚聊完。”

看到桌上的草稿本,“这是什么?”

张国戎眉头一挑,“我们几个商量点事儿,和你没关系。”

梅姐也道,“你别管了。”回头对唐小奕吩咐,“去把那个反派导演叫起来,把摄像机关了!”

“华仔放心,这是我们的事儿,不拉你下水。”

华仔:“……”

你就明告诉我,摄像机正录着呢呗?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是无语,“这一家子真是一套一套的。”

完了,华仔要掉坑里了。

随后,几个人不理华仔,把刚刚已经说过一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齐磊,“30公里.....一米一万!”

梅姐,“那我来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