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架的作者选择上架之心理动机研究(2 / 2)

作品:《明日方舟之整合之火

事件的例子的最经典例子就是爱国者了——他儿子的死,使得这名忠诚于祖国的军人反过来与国家为战,但这样的性格、思想、以及行事便话,都需要有事件进行推动。

第二则是时间推移,这是理所当然的,以yj的例子,则可以举那位战地秘闻之中被赫拉格救下的罗德岛近卫干员guard,随着时间见证游击队的作为,就决定加入游击队。

我为何写书,有很多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种文看多了……看过几本之后连本能看的都没有,书荒把我逼上了自己开书的道路。

总之要说开书之时,很多时候我的心态是:“和这样的虫豸在一起,怎么能写好方舟呢?”

但动笔之后才发现,写方舟同人确实难——难在何处?考据。

因为这片广袤大地,yj仅是揭开了一小部分,有无数事件我们尚且不知,而事件则必定推动人物的思考与性格、这造成逻辑上的不畅通。

诸多前辈摔车的殷鉴不远,比如我认为写得很好,但背刺完全不能怪他的一本同人“明日方舟也太真实了吧”,该作者曾发过一个单章解释背刺,但如今回去看这本书……你绝不能说没有漏洞,比如这本书中占有极大篇幅的红刀。

下个活动“阴云火花”一出,红刀哥背景故事一被补完,且不说可怜的风风前辈又被背刺、怕是又得一票方舟同人死于逻辑与背景故事不自洽。

在我脑中,就仿佛红刀哥的火焰燃着火焰,怒吼着:“直视我!崽种!”

然后手起刀落,砍死一票写过红刀哥出场的同人文作者。

虽说不被背刺这件事情,我目前算是做得算好的,但如果真有,我猜会死于萨米的雪祀问题……目前集成战略“傀影与猩红孤钻”中“活页剧目集”里的《霜牡与雪牝》终究出现了雪祀的亲缘护卫,我已经感觉到yj的刀刃了。

这点各位可以看出、九章之后我就再也没大篇幅的写过公司线,后面也只打算往卡西米尔转,就是怕yj再来一刀。

这就是刚刚提到的,我更新慢的最后一个原因,只有慢慢写,才能尽量躲过yj的刀刃,民初闻一多曾撰写〈诗的格律〉一文,提及诗的趣味是“要在一种规定的格律之内出奇制胜”,要“戴着脚镣跳舞”,写方舟同人也偶有类似的体会。

所谓脚镣、则正是“考据”本身。

我也想写小说/方舟同人,作者可不可以……

通常,会私讯我并说出这种话的人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我在下边一一详述,并给出自己的评语:

我很喜欢作者你的书,看了我也想写一本:

我完全可以理解,看到别人画荷,也想自画它几枝本是人之常情,但我这里要推荐……珍惜生命,远离方舟,没看到我考据到都快可以当b站up主了吗?方舟的水与坑都太深,孩子你把握不住。

我会更推荐你写原创文、因为这样不会有二创的风险、万一真火了版权也不致于起争议,关于方舟部分就给我点建议,让我把本书变得更好,毕竟本书目前该救都救了。

作者好像很擅长写作,能否教我/看看我的稿子:

可以,但我只能说、我能给出的意见,大约就是一名十年小说读者加上中国文学系毕业生所能给出的见解,反倒是“如何成为起点作家”这方面,我至少流程上是知道了。

一般我都不吝交流,但别在我正在更新码字的时候找我,尽量白天私我会有奇效,因为这会给我借口在研究工作中开小差。

对我的书丝毫不感兴趣,但其实只是想来引流的:

这类人相比私讯我,更多是潜伏在群里夹带自己的私货,并试图把我的读者变成他的读者,不过咱我不怕就是了……通常这类人手里的稿子都不超过万字,我都不用开喷,群里被我养刁了的读者们往往自带大枪大炮。

我不管你是谁,但我想做py交易:

对于这类人,不是没有,我还接过某猫的方舟文私我求py,想要章推什么的本就在情理之中,但我自己个人有个原则:“我只会推荐自己爱看的书。”

所以我不太会py,如果找我的人书太烂,我宁死不从,但反过来讲,无论哪种情形,都可以把你的书直接发过来给我看,甚至如果真写得好还没发书,我愿意以我个人名义向我家责编推荐你,但要好看哪……

我是学生党,我没钱没办法看付费章节……

我完全理解,当年起点还没开放台湾端口付费方式时,我也是通过某些神奇方式白嫖过来的,请到【群里私信我】,我对这点拥有极为灵活的道德底线。

关于“防盗”这个万恶的东西,不怕失去读者吗?

这里我得向所有读者说声对不起,但我下本书八成也会这么干,和各种盗版书商较劲算是我一段时间内的一大乐趣,防盗一出,许多用爬虫自动更新的盗版商就直接被我帽子戏法。

最好玩的是连人工更新的“笔趣阁”等等比较有能为的盗版商,后面也被我折磨到放弃治疗,操作各位很熟悉了,比如临时改章节名、打空包弹,随机设定时间点解除防盗等等。

为什么要用而不是“”?

台湾这里,标点符号和大陆稍稍不同,是以而非“”,个人我实际上是不会用……我目前打的还是我复制来的呢,两岸的繁简不同也造成了不少在我这边没错,但一翻译就错字的问题。

如果有人愿意帮我整理、包含纠正错别字等额外工作,那绝对是可以全部换过来的的,但我认为这状况不算容易,毕竟,我掏不出钱再请人帮我干这件事。

有加更规则吗?

没有,但上架之后三个月内一日两更,每更必满2000字,这是因为起点有创作补贴的机制,这能让我平台上的帐号多4500元,虽然领不出来,看着也高兴;至于其他的,老子言:“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我不想随便放话说什么条件加更多少,毕竟,我每天码字甚至与我个人的自由意志未必有关系。

假如导师要meeting,我不可能放着这不去准备而加更,如果达不成,那就干脆不要许诺,以避免失信于人。

或者说,除非出现什么神壕可以把作者我直接包养起来,或者把我绑了关在小黑屋码字,否则真的是千难万难的。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为何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上架呢?

首先当然是读者们勤勤恳恳的期待,也许是因为起点的惯例、你们总认为上架了咱就会开始爆更,你们在某种定义上成功了……目前我变成日更4000,这给我带来了一定的更新压力,在我繁忙的生活中接近雪中要债。

但为了你们我愿意……人非草木,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我都看在眼里,我是时候该认真起来加大力度更新了。

再来,本书累计的字数是愈来愈多了,如果破百万我才提上架、那就不是特殊而是异类了,说不定到时候因为经济价值不多,我想上架也不给上,至于为何要留个上架纪录,这或许是因为我未来还会继续写书,想要留个好纪录吧……至于成绩,本书如此扑街,自是说不上什么成绩。

但对于起点来说,每天都有更新算是作者的一种好纪录,这个马甲——吃土学者,我是希望能永远的用下去。

今日的我尚且不能称之为学者,但如若学术之路以外的地方,能以自身写作让人看见一二,我也是挺满足的。

致谢:

在这里,我感谢阅读本书的所有读者,愿意继续看一个非全职作者写出的作品,我在这里不求首定、亦不求盟主、亦不求……打赏,这……好像也不见得,大家如有条件,稍微去打赏一下“西里尔”吧?

目前塔露拉的马甲已经可以用了,我是满期待西里尔也能活过来,不过如果经济不宽裕那就算了。

生命中我们本不相逢,是文字让我们互相认识,愿我的作品能给你们带来一点快乐、如激荡出些许火花,那便足够好了。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吃土学者壬寅年春正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