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法家真言(2 / 3)

作品:《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他在一艘船上,夏江是条大河,贯穿整个国家,江上商船川流不息,这是一艘逆流而上的商船。船主是黑瘦的父子俩,刚才在甲板上望风的儿子,看到抱着浮木漂浮过来的刘知易,将刘知易救上了船。

醒过来的刘知易,无论两父子怎么询问,都是一副迷茫神情摇头,刘知易不想跟他们有什么瓜葛,打算休息够了就离开,于是装起了失忆。两父子无奈,商量一番之后,先将刘知易安顿在船上。

商船逆水而上,有风的时候可以用帆,无风、逆风的时候,只能通过拉纤,速度很慢。刘知易在船上一待就是三天。

“抱木。吃饭了!”

一个爽朗的声音响起。

这是救起刘知易的船主之子,叫做黑凫。不是船主的亲儿子,而是养子。刘知易长在水边,春风亭就有码头,知道水上人有一些奇怪的规矩,商船不带亲生儿子,而是收养子,大概是觉得水上饭太辛苦,又危险。

黑凫话很多,刘知易装失忆,黑凫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救起刘知易的时候,他抱着一块木头,他就把刘知易叫做抱木。

船上不能生火,饭食粗糙,除非在港口停靠,只能吃冷食。刘知易不客气,大口吃着。黑凫在一旁看着,不停唠叨。他怀疑刘知易在水上遇到了水匪,家人遭了难,他一个人逃出来,受伤暂时忘记了一切。黑凫感慨,这年月,天灾不断,许多郡县都出现匪乱,不太平。一会又说到他们一路上遇到了多少江湖好汉,缴纳了多少过路费,还跟一些不讲规矩的蟊贼拼过命,并给刘知易看他身上的伤口。

直到他养父在外面喊他,他才离开船舱,刘知易耳边清静了。

由于被救上商船,刘知易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处境。这艘船是从夏江下游的江南郡出发的,沿江而上,船上装满了江南丝绸等物,目的地是夏京。

刘知易原本没打算去夏京,在他的建议下,家人已经逃跑,现在躲藏了起来,他侥幸活下来后也打算漂流到下游隐藏起来。结果意外被前往夏京的商船救起,刘知易想了想,也不是坏事。

系统认为他此时应该躲藏起来,很对,但怎么藏没说,找一个乡下僻静地方藏起来是藏,去夏京城,藏在闹市也是藏。藏在乡下,很难知道外界的信息,或许徐谦和魏无暇斗争分出了结果他都不知道;去夏京,徐谦被劫发生在夏京附近,夏京看起来很危险,理应远远逃离夏京附近;但反其道行之,没人会想得到他偏偏去了夏京,夏京城五百万人口,他藏在其中就像水滴藏在大海中,谁能找到?再说了,在徐谦案中,他和他们一家都只是小人物,在他杀了曹侍郎后,没有曹侍郎将罪责全部推给父兄的情况下,朝廷不可能把他们一家列为重点搜捕对象。

在夏京更容易收到朝堂消息,一旦形势变化,能更快的随机应变。而且家人在哪里,他不知道,但很关心。之前担心他会被带到刑部,不想暴露家人的信息,所以没让母亲告诉自己他们逃去何处,现在他也安全了,就打算找一找,所以觉得躲在夏京,距离家更近,更方便找人。

一边想着,一边打坐行气,悬壶真气缓缓运转,带来阵阵舒坦的感觉。身上的伤痛,只要不进行过度动作,已经感觉不到。

悬壶真气的治疗效果,竟然治好了重伤之躯。悬壶真气不愧是医家不传的功法,是无数医家前辈,从治病救人中悟到的修行法门。懂得悬壶真气的医家高手,往往都是名医。可惜刘知易的医家功法,是系统奖励的,本来应该从无数次治病救人中领悟到的悬壶真气,就这么凭空出现在他体内,结果就是他身上有医家真气,却没有医家治病救人的手段。

盘坐在床上,调息了一阵。真气循环几个周天之后,刘知易感觉真气似乎增长了一丝;在船上无所事事,对伤势也不在紧迫,他又开始研究系统。

接着打开系统,切换成法家门徒,体内真气的感觉立刻不同,从柔软温和的医家真气瞬间变成刚正威严的法家真气。法家真气也在体内,按照特殊的路径循环。刘知易依然用意念牵动真气循环,在体内循环几个周天之后,呼出一口浊气。

通过系统切换角色,他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真气,这感觉像是不同的小号一样。对于系统这种无法解释的东西,刘知易早就不纠结了。

只是对于系统让他学会法家和医家功法的过程,百思不得其解,无论如何去回忆当时发生了什么,都想不起来,冥冥中勉强记起仿佛有人在耳边念诵法家律令,有人跟他灌输医者仁心,然后就学会了这两门功法。

如果放在几年前,刘知易会误以为是他顿悟了。修行诸子百家,靠的就是顿悟。除了顿悟之外,还有一个办法是高手灌顶,采取外力强行开悟。这种方式要付出很大代价,帮助灌顶的高手动辄折损十年甚至数十年功力,因此除非是至亲长辈帮助,极少有人能通过这种方式开悟。不像武道,只要肯苦修,就能有长进,所以才说弃武从文很难,难在入门。

刘知易现在已经入门,而且入的不是一门,既是法家门徒,又是悬壶医者。这都不是顿悟入门,是通过系统登堂入室。

我这算被系统灌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