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节 惊天大案(2 / 4)

作品:《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一边坐着怜月,一边坐着怜星,新老花魁相伴,刘知易却没有半分欣喜。自从惹上了儒家,他就麻烦不断,而他是一个最怕麻烦的人。

吃饭喝酒是必须的,席上众花魁相继献艺,当听到年纪最大的花魁怜春弹的琵琶,刘知易从中感触很深,感觉怜春的琵琶声中别有忧愁。

听怜月讲,怜春姐姐今年人气大不如往昔,已经萌生退意,打算找一个商人嫁了。

在刘知易看来,这未尝不是好事。可在她们看来,这却是迫于无奈。作为花魁,她们的生活其实没有外人想象中那么惨,享受着行业内顶级的尊荣,除了法律地位低下,其实她们活的比大多数人要潇洒的多。嫁给法律地位同样低下的商人,往往也自能做小妾,境遇未必比在熟悉的青楼中更好。商人名气不好,并非完全是偏见,商人重利,这无可厚非,可因为重利而形成的某些行为,却为人不耻。

刘知易听过许多惨剧,《琵琶行》中那个嫁给商人的青楼女子,已经算是幸运的,虽然商人重利轻离别,让她倍感孤独,可毕竟衣食无忧,商人外出拼搏,有一部分成果,她是可以享受到的。可有的商人,从青楼里给花魁赎身后,目的很不单纯,甚至会打发花魁去陪他的客户。名曰小妾,实际上可能成为商贾家的家妓,日子比青楼中更惨。

刘知易毫不怀疑这些传闻,因为他亲身经历过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一系列事件,知道有些商人为了利益,确实没什么底线。他们为了获利,可以给婴儿投毒,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所以怜春十分忧愁,她前途未卜,进退两难。进一步,嫁给商人,担心遭到驱使,退一步,继续留在青楼,却可能年老色衰,将来都交不起给教坊司的契银,最后在年老的时候,被胡乱卖出去。

听完怜春忧愁的琵琶后,刘知易马上想到了一首诗,当然是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他很痛快的写出来,送给怜春。

怜春连忙感谢。

其实用不着感谢,大家心照不宣,刘知易带朋友来宜春院,就做好了要送诗的觉悟,不可能真的白嫖,这样的生意做不长。送首诗意思一下,互不相欠。大家都不亏,刘知易带朋友爽了,宜春院得到一首好诗,借此可以红火几日。这是行市,有专门的词工,为青楼作词为生,上佳的作品卖到千金不奇怪,刘知易抄的诗,水平更胜词工的匠人之作,卖个万金不是问题,而且有价无市。所以宜春院也不吃亏。

只是大家都不说破,于是这种交易就不是交易,而是一种文人雅事。其实柳永也是如此,真以为青楼女子爱柳永啊,各取所需罢了。

怜月接待刘知易,熊纨不近女色,宜春院的花魁刚好分,很快一对对野鸳鸯就心照不宣的各自配对谈心去了。

刘知易跟怜月留在梅园,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都有心事。

刘知易苦于儒家的纠缠,却没有办法,心情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