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阴阳快递员 / 章节正文阅读

175.第十一章:大屋村(3 / 4)

作品:《阴阳快递员

乌山镇是我们村庄附近的小镇,也是唯一一个小镇,附近的村民购买生活用品什么的基本都会去乌山镇。来自各个城市的长途汽车也在那里停。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车窗外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我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发现时间已经快到晚上的十一点。

从乌山镇到我家还有点儿山路要走,这么晚肯定没办法走,只能在乌山镇住一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乌山镇虽然不是太大,但是简陋一些的旅社还是有的,倒也不至于让我们没地方住。

到了乌山镇的临时停车站,我们五个下了车,方想看了一眼四周,问我接下来去哪。

我指了指前面不远说:回我家还有点儿山路要走,咱们现在镇里面的旅社休息一晚怎么样?

“休息一晚也好,等着明天天亮了我们再继续赶路。”江伯点头说。

见大伙儿没意见,我就带着他们去了镇里面唯一一家旅社。

旅社的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妇女,见我们进去当即笑脸盈盈的问我们开几间房。

我说开四间,老板娘应了一声开始给我们准备房卡,也没要身份证。

这种小店基本上不用身份证,所以我也见怪不怪,趁着老板娘给我们准备房卡的时候,我随口问了一句说:你们这里有没有车子能去大屋村的?

大屋村就是我生活的村子,也是我家。别的村子要不叫刘家村,要不叫王家村,至于我们村子为什么叫大屋村我也不明白。以前问过我爸,我爸给我的回答是,刘家村、王家村住的人多数都是刘姓、王姓的人,而我们村则是各个姓氏的人都有。

长大之后我发现的确是这样,我们村里真是各个姓氏的人都有。就比如说我们姓宁,而我们家隔壁就是姓张的叔叔。后来,听村长说起过这事儿,村长告诉我们说,大屋村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村子,而是在这山窝里面有一个房子,当时各个地区的人逃难到这里,就在那间大屋子里住了下来。随着难民越来越多,大伙就开始在周围盖起了房子,等着房子多了起来也就形成了一个小村庄,因为村庄的起源来源于大屋,所以就将村庄命名为了大屋村。

这也算是我们大屋村的一段历史,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

“你们要去大屋村?”老板娘掏出几张房卡,警惕的看了我们一眼问:你们去大屋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