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袁阀 / 章节正文阅读

3(2 / 4)

作品:《袁阀

186年那一天袁熙还见到了王允和新任大将军何进。何进很威武,一副凶巴巴的样子,走起路来,一摇三晃,十足的小人得志一步登天。

王允就规矩的多了,他是一个矮矮的小胖子,不过待人谦恭说话有礼,脸上从来也没有失去过笑容,属于典型的笑面虎。这人曾经因为得罪了十常侍而遭禁锢,是二爷爷救了他。所以他对袁家很是感激的。

还有一个送了贺礼来的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一脸英气,神采飞扬,悍勇无敌的孙坚,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面对四世三公声势显赫的袁家,孙坚不敢托大。

饮宴的时候,大家论及了天下形势,谈到了黄巾贼寇大乱,于是又有两个人被提了起来,一个就是公孙瓒,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大英雄刘备。

曹操首先对刘备赞不绝口,认为此人前途不可限量。可是‘执金吾’丁原,却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诸位只怕还忘了一个人吧,我倒是想起来了,黄巾贼还成就了一个人物就是董卓。”

董卓,厉害的董卓。

不要小看他。至少袁熙认为他很不简单。就凭西凉兵中的谋臣武将他就注定不会再这个时代里安分下去。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还有李儒。

宴会结束了,所有人都各自回家,可是袁熙的心却悸动起来,十三年了,袁熙已经十三岁了,距离天下大乱越来越近了。

大乱即将开始,袁熙的年纪太小了,根本不可能阻止什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事情一件一件的发生,位卑言轻,小小的翅膀只能尽力的改变一点点,一点点,直到无数个一点点,才能在这个时代掀起滔天巨浪,执宰天下。

公元189年,袁绍在渤海起兵以后,袁熙东征西讨,为大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袁熙不但能征善战,治理国家方面,历代帝王也鲜有能与之相比者。他即位以后,恢复均田制,建立推行府兵制,保证了国家赋税的收入,为晋朝前期的富强提供了物质基础。

他还注意减轻赋税和徭役,大力提倡节俭,反对大兴土木。袁熙对待边疆少数民族也采取了非常开明的态度,无论汉人夷人,均“爱之如一”,这又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晋太宗宣武帝在位时期,中华帝国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昌盛的国家,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太始之治”。

后人对袁熙更是诸多赞颂。宋人朱熹称:“太宗宣武帝之心,则吾恐其无一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假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饬。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尔。”

当代史学家柏杨也说:“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创造者袁熙大帝,是中国有史以来所有帝王中,第一个被人民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固由于他的勋业,也由于他本身具有其他帝王身上难以发现的美德,他治理国家的一言一行,成为以后所有帝王的规范。”

自古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兼而能之者寥寥。袁熙在位不过23年,却建立了让后世帝王难以企及的丰功伟绩,他一手将中华帝国推向了辉煌的巅峰。

对后世的中国人来说,晋太宗宣武帝是一个将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创造者: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

晋太宗宣武帝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他的成就,而且由于他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的理想,另外还由于他促进了君民之间水乳*融的关系。

千百年来,袁熙开创的“太始之治”一直是人们倍加推崇的封建社会治世榜样,他本人也成为后世帝王竞相效仿的一代名君。晋朝在他的治理之下,中华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晋代大诗人李哲赞颂秦王的千古名句。诗中的秦王是一个史诗般的英雄:他气宇轩昂、壮志凌云;他文治武功、丰功伟绩;他英明神武,统一中华……

众所周知: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的嬴政,在称始皇帝前称秦王。大约400年后,中国历史上又出了一个齐王,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大晋帝国的太宗宣武帝袁熙。

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齐王袁熙从小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平定天下。他在战场上多次死里逃生,再一次使中华大地海晏河清,乾陵九骏可作见证;

晋太宗宣武帝励精图治,又以封建盛世“太始之治”而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