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章节正文阅读

(3 / 3)

作品:《姬唐

「哦。对了!」

张氏好像想起什么,连忙道:「你爹说让你好好监督琳儿读书,那些杂书让他少看,好好跟着郑国公学习,别枉费了松儿的一片苦心!」

谢宽皱着眉头,一时间也没想明白这到底是为何?

张氏没有多说,作为多年的枕边人,他知道丈夫的性格,能让他这样必然不是什么小事,上次这样还举家搬来长安的时候。

那时候他们在江东无依无靠,谢氏更是咄咄逼人,父亲作为外人也不好插手,只能在钱财上支援一二。

那是他们最艰难的时候,等来到长安,先是有李纲,后有姬松,他们一家才算是站稳了脚跟,也就有了现在的长安谢氏的家底。

但这次..............

谢廉一路走来,麻木地和路过的官员打着招呼,众人都发现了谢廉的一样,也没多想,还以为他昨晚没休息好呢!

上朝的钟声响起,谢廉和众人一起走入太极殿。当陛下驾到,百官恭迎的声音传出来后,这才惊醒过来!

「众卿平身!」

「谢吾皇!」

众人分文武高低落座案几坐榻,谢廉此时已经醒悟过来,心道:「以前一直是松儿为吾等遮风挡雨,现在确实轮到他了。」

「既然如此,干就是了!」

谢廉心中发狠,作为父亲他是失败的,作为长辈他是汗颜的。别看别人一直对他恭恭敬敬,但后面不知道怎么说他呢!

什么靠女婿上位,乃文人之耻,什么毫无才能却身居高位,更是让人唾弃。但从今日开始,就让你们看看,我谢廉也不是吃素的。

「启禀陛下,在长安城外建立副城,臣以为不妥。长安乃是我大唐都城,人口众多,要是再建立一座副城,规模还不小,这样一来,关中京畿之地的人口必然大增,到时候关中刚刚有些盈余的粮食必然不济,到时候关中难道又要回到当初在外地借粮度日的日子吗?」

「还请陛下三思啊!」

以褚遂良为首的众多朝臣也躬身劝谏道:「请陛下三思!」

房玄龄眼皮微跳,他此时已经能想象的到陛下此时的怒火了。这件事自己也不太赞同,但也只是委婉劝谏而已,而这些人竟然明目张胆的在朝堂上丝毫不给皇帝面子,这是将自己架在火上烤啊!

他作为大唐宰相,连

收下的官员都管不住,这让皇帝怎么想?是你管不住还是不想管?这事真和你没关系?

这事他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房爱卿!」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道:「爱卿是百官之首,现在百官驳回朕的旨意,你这个宰相的却一言不发?还是说这也是你的意思?嗯?」

「陛下容禀!」

房玄龄面色不变,多年的宰相生涯,早已练就一身胆气,就算心中不安,也不会轻易地表现出来。

只见他走到中央,躬身一礼,道:「陛下建立副城之初心也是为大唐好,这点臣以为然。长安都城,现在人口八十余万,这已经是史无前例的壮举,必然为后世人所敬仰。臣也知道长安人口大增对长安管理极为不利,但建立副城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等副城建立,背靠长安的副城必然吸引众多人口,这样一来关中粮食何意为继?」

「陛下的初衷是好的,但建立副城,臣不赞同!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这次有房玄龄这个宰相带头,褚遂良等人赶紧上前附和,这让李世民的脸色极为不好看。

「既然你等以为不妥,那就给朕想出个好办法,要是想不出来,那就按朕的意思办。朕给你们三日时间,退朝!」

就在李世民想要退朝时,谢廉一咬牙突然站了起来,大声道:「陛下留步,臣谢廉有话要说!」

唰,所有人都看向谢廉,这让他顿时压力大增。但想到姬松的话,他硬是咬着牙顶了下来。

「臣有办法可解长安之困!」

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谢廉大声说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