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织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零九章:一切以国事为重!(3 / 3)

作品:《织明

各官之间,相互攻讦,真真是一片混乱!

三月下旬时,宫中忽地发出了几道训斥的意旨,不免让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然而,过后又没了下文……

随着宣大那边的消息陆续传递进京。

他们又再次调整战略,将精力放在了抄家所得之上,声言抄来的资财皆归国朝,理应上交户部,入国库才对。

还有奸商通奴一事,已经不单单是宣大之事,为先公平起见,也应交由进行三司会审,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堂官一起录问定罪。

在这两点上,内阁大臣们也是出奇的意见一致,他们给与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而且他们也听闻,不止是通奴奸商悉数被捉拿,更有许多宣大地方官将,也牵扯到通奴一事上,自然不能任由永宁伯擅捕擅杀。

他们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将被抓的官将与奸商一起,押解进京,交由三司会审,依大明律定罪论处才是。

按大明律令,职官有犯,凡京官、及在外五品以上官有犯,皆需奏闻请旨,不许擅问。而六品及以下,则听分巡御史,按察司,并分司,取问明白,然后议拟闻奏区处。

就连各府州县官犯罪,其所辖上司都不得擅自勾问,止许开具所犯事由,实封奏闻。

山右八大家在名面上虽是商贾传家,可多则数百年,少则百多年传承下来,哪一个家族中没有几个进士出身,甚或是官将爵位在身?

就以王家来说,王大宇作为家族主宗的家主,不也是推出了王朴这位大同总兵,而其族中还有一人在外为县令,且还有两名进士。

可见在山右商人家族中同样有很多不是官、就是将,若这些人被抓捕后,能够押解进京受审的话,那么其中的操作空间可就大了……

毕竟,若是论起对大明律的了解,他们可是再清楚熟练不过的,甚或是钻大明律法空子的事,那可是他们最拿手的本领!

虽然,永宁伯张诚对此还没明确态度,不过以朝廷之名义,向其施加压力总是不会错的。

…………

外界虽说议论之声纷纭,可永宁伯张诚却稳坐宣府镇城的帅衙之内,丝毫不惟所动。

宣大各地抄家之事,皆已近尾声,那些登记在册各种统计数据,单只查抄所获的金银珠玉财帛等,相加所得竟然有近一千四百余万两之多。

这个数目可是能惊掉众人的下巴了……

也由此可见,山西各大商家之富,足可敌国,果然名副其实啊!

这还只是查抄所得的现银……

当然,这些银两也并非全是各大商家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如许定国、赖家兄弟等人的家财,他们与奸商同气连枝,勾结通奴,永宁伯自然要将其连根拔起。

张诚为了能够真正掌控宣镇、乃至整个宣大三镇,好集中调度其人、财、物力为己所用,早就想借抓捕奸商之机,将勇毅军触角延伸至三镇各地。

而今,又怎么会放过这等杀鸡儆猴的绝佳立威机会呢?

特别是许定国、赖家兄弟这等副总兵、参将的武职,在地方上深耕已久的三品以上武将,,用之敲山震虎,更有奇效。

而至于下面其他几个游击,众多守备、防守、千户等小武官,就介于可杀可不杀之间了。

惟有那些顽固不化者才会被斩首抄家,而其余之人,如其位置关键,亦可将之调任别处,或是降级、革职待用,那些所处位置并不关键的小武官,借机敲打敲打,也就是了。

现如今,永宁伯张诚手中有了这些金银,又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而且,除了金银珠玉外,此次抄家还查获众多实物,如大量的粮米、豆料、布匹、盐巴、茶叶、煤铁、中药材等各色物资。

又有抄没自奸商的众多宅院、田亩、商铺钱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