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织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一十四章:不负本伯所期(3 / 3)

作品:《织明

他当时曾对人言:“部队疲惫,粮饷匮乏,而贼势大难敌,此刻出关入豫,便如‘以肉饲虎’。可开封事危,更兼皇命难违,我不能不出去这一回,以固中州民心。”

直拖到崇祯十五年的正月下旬,他才收聚起当初追随傅宗龙入豫的溃兵,又抽调各处边军,勉强凑起步骑三万余人,率领着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三位总兵,出了潼关。

二月中旬,汪乔年的大军行进到了洛阳,他知道李自成第二次围攻开封失败,此刻正在郾城同平贼将军左良玉相对峙。

虽然兵情紧急,但他却并不急于继续进兵,毕竟闯贼势大,且开封之围已解,他可不想这么快就同闯贼大军接战。

在汪乔年看来,陕兵接连战败,尤其是前陕督傅宗龙战死项城,更使陕兵士气低迷,现在最好就是先击溃一些小股贼军,恢复一下士气,好借以提振低迷的军心。

可闯军却始终大股聚在一起行动,并无分兵之意,使他这个想法一直未能实现,就在他踌躇不前之际,襄城县里一位名叫张永祺的举人前来求见。

原来,在崇祯十四年的十月时候,闯贼李自成正在攻打叶县,他派人传谕给襄城县众官绅,言明若是肯献出粮食骡马劳军,可以免予攻城。

当时,襄城知县曹思正与众士绅开会商议,大家都同意献城投降闯贼,惟独张永褀一人坚决反对,他也因此遭到大家的针对,不得已之下,便护着家中老母离开了襄城,逃到黄河北岸的孟县暂住。

此刻,他听闻汪乔年率领陕兵来到河南,特意赶来洛阳求见。

张永祺力劝汪乔年尽速赶赴襄城,与平贼将军左良玉成夹击之势,更声言他本人愿意随军回襄城,协助汪乔年筹办粮饷,助军剿贼。

早先,临颍被闯贼攻陷之后,存放有许多从各地掠夺来的金银粮谷等物资,却被左良玉突然攻破,洗劫一空。

李自成听后大恼,正好久攻开封不下,便立即调转枪口全力攻打左良玉所部,左良玉不敌,退守郾城,被闯贼紧紧给包围,却又一时难以攻破。

正好这时张永祺又主动找上门来,汪乔年便召集贺人龙等将领共议军事。

他对众将说:“郾城危在旦夕。然此刻贼兵势大,赴援郾城,很难与之争锋。我闻知襄城离郾城只一百二十里,而贼兵老营亦尽皆在此。

照我之谋,当舍郾城不打,而以精兵迅捷猛进襄城,贼兵必定回师来救,如此一来,郾城之围自解。

那时,我师便可与丁督师所部左军相配合,前后夹击,定可击溃贼兵。”

贺人龙等众将领都说:“好。”

于是,汪乔年把步卒、火器都暂时留在洛阳,并派一名副将留守,率领这边的两万余步卒火器,缓缓而进。

他亲领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等几位总兵,带着精心挑选的万余骑兵,南出龙门关,昼夜兼程,驰往襄城方向。

三月十二日,汪乔年所部陕兵进入了襄城县,他把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分作三路,派驻在城东四十里的汝水拐外处,做出欲进兵郾城之势。

而汪乔年自己则统兵驻守在襄城外,做出欲攻打襄城的样子来,贼军见此,果然放弃了丁启睿与左良玉驻守的郾城的包围,回救襄城。

这边,汪乔年在城中内应的配合下,才攻占襄城,那边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这三个大将,未做一战,便被贼军吓得落荒而逃。

汪乔年十分无奈,但此刻他刚刚攻下襄城,人马城内城外都有,一时间难以整军逃走,所以只能率领这几千人马,进襄城防守。

他叹气说道:“这儿恐怕将是我的坟墓了。”

李自成此时已然知晓汪乔年挖了他李家祖坟,心存愤恨,誓要生擒活捉汪乔年,贼军四面围死襄城,防他逃掉。

同时,又是挖地道,又是填火药炸城,汪乔年在襄城内也同样打地洞,组织官军用长矛刺死从地道进来的贼兵。

贼军又调来大炮猛轰城内,城墙上千疮百孔,连靠近城墙的房屋都被轰塌许多,城中的官吏围在他身旁,不住哀求汪乔年突围逃走。

汪乔年被气得恼了,用脚踹着他们说道:“尔等怕死,我可不怕!”

三月十七日,坚守了三天的襄城,还是被贼军攻破,大明三边总督汪乔年奋力杀了三个贼兵后,自杀未遂,被贼军俘获。

闯王李自成让他给自己下跪,汪乔年坚持不肯,于是便命人挖出了他的膝盖骨,汪乔年依然破口大骂不止,李自成又让人割下了他的舌头,可汪乔年仍以手指着李自成向他唾血不止,于是又被贼兵砍下了十根手指。

汪乔年在气竭力衰之际,俯身于地,望北而拜,最后被贼军五牛分尸,车裂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