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锦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一十七章:竖子不足与谋(2 / 4)

作品:《锦衣

可……但凡文臣们给力一些,有几分本事,譬如多出一些像胡宗宪、于谦这样的人,他也绝不至于……动这个脑筋。

实际上呢?满朝文臣……有几个懂军事的?又有几个,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可保沿岸数省生民的性命?

这是国家大事,表面上是在议海防,可实际上呢?却是在议万万百姓们的生死荣辱,在决定他们的未来。

孙承宗老了,有的人越老越是固执,而有的人,越老……恰又越无所顾忌。他所想的……是不希望在自己临死之前,身居内阁高位,底下却闹出无数百姓颠沛流离,无数生民无依嚎哭。

于是孙承宗道:“今日任免,牵涉甚大,我等当以国家和苍生为重。”

王文君反驳道:“正因为高以国家和社稷为重,所以不可开此先例。”

“谁可胜左都督?”

“可胜任者,千百人也,历来儒臣掌兵,立大功业者不计其数。”

“立大功业者,而今安在?”

“当今庙堂诸公,都可胜任!”

“是谁?”

王文君咬咬牙道:“下官饱读诗书,可也。”

“你?”孙承宗冷笑,这笑里的意味很是明显了。

王文君知道孙承宗认为他不行,便昂首道:“孙公当初,也不经世事,以博学而闻名,此后出镇辽东,都督辽东军事,那我又有何不可?”

王文君显得有几分羞愤。

你孙承宗可以,我为何就不可以?

而且我一个文臣,名列二品,又是清贵的右都御史,出去外头为督师,其实就已算是轻贱了自己,你孙公这是什么意思?

孙承宗脸色阴沉,而后沉声道:“呵……既如此……诸公以为如何呢?”

他看向朝中诸臣。

群臣见状,彼此交换起眼色来,有人道:“王公若肯屈尊,实乃国家之幸。”

“我为兵部侍郎,与王公也曾讨论过马政,王公条理清晰,对马政了如指掌,乃是知兵之人,有他出镇,必定能工本巩固海防。”

“王公可也。”

一时之间,众人七嘴八舌,竟都是希望王文君去的。

反正总要有一个人去,张静一这样的武臣是绝不可去的,那么选来选去,王文君确实合适,他是右都御史,也有足够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