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十六章 父子(2 / 3)

作品:《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从现在来看,这个综合策略做得很好,皇室、宗室、勋贵、朝臣、老百姓等等,都能相互共存,日子都过得不错。

景和帝看到这样的情形,就觉得很高兴。

他这个人没有成为太祖这样英雄的想法,只想着大家都好,顺顺利利和和气气的过日子,那就好了。

现在的这种状态,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啊!

除了前太子铭浩这个事情,他这辈子完全是趋于圆满。

赵寿跟随景和帝已经30年了,自然察觉到了景和帝忽如其来的伤感。

他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但知道该怎么化解,“陛下,老奴觉得裕王世子很有意思,其实是因为他居然会做那么多好吃的东西,而且是我们都闻所未闻的,这就显得很与众不同了。

不提之前的蛋糕,就比如说前几天送进来布丁,连太后娘娘都吃了好几个。老奴有幸也尝了一个,觉得人间哪里会有这样的美味呢?”

提起了这个,景和帝不觉是神情一动,馋虫都被勾起来了:“是啊,只不过这小子太过惫赖,怎么都不肯多做,还找那么多理由来敷衍。”

赵寿道:“您也别心急,这两天御厨们不是已经去学了吗?那个……那个……烤炉,已经搭建起来了。要不了多久啊,咱们自己就可以做了,到时候想吃多少都行。”

“嗯,早点学会,宫里的大家,也能多有口福了。”景和帝哈哈笑道,“你不知道,陈妃这几天就缠着我,想要多拿几个布丁呢!”

……

大康朝的太子宫是位于皇宫外,但也位于皇城里面,和皇宫一东一西,遥遥相对。

太子宫的规模肯定没有皇宫那么大,可是各种规制一个也不缺少。

太子铭宇便住在这里。

他的幕僚和一群属臣们,平日里也在这里处理事务。

太子虽然是储君,但是他平日里并不会直接参与朝政,而是会拿到一些各省份、州府等地的奏章抄本,自己提出一些建议,然后再交到皇帝的御书桌前。

这样的建议,和阁臣们的批阅并不一样,皇帝自然会择优采用。

意思是如果太子的意见很好,那么就用太子的。

太子的意见不够好,皇帝会把阁臣们的批阅拿给他看,让他明白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只要有了这种权力,那么太子就不是一个摆设,他也因此拥有了不少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在六部还是地方上,都有了自己的一些人脉。

这是大康朝的祖制。

各位王子成年之后便搬离皇宫,然后只有被封为太子的皇子,才能入住太子宫。

太子如果在登基之前,什么都没有历练过,那凭什么成为天子?

江山交到他的手里,会让人放心吗?

所以太子处理一部分朝政是很正常的,是给他的一些历练。

前太子铭浩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