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八章 御书房谈赈灾(2 / 5)

作品:《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钟昶是皇帝的绝对心腹,大权在握,也被誉为真正的下一任丞相最热门人选。

不过他也是现在的四位正副丞相之中最为繁忙的一个,因为他的工作便是平日里协调兵部、工部、刑部、礼部,事情繁杂得难以想象,平均每天至少要忙碌五个时辰以上,而且已经坚持了十年以上的时间。

朝廷内外都在说,如果钟昶能挺过这一关,让皇帝彻底满意,那么三五年之间,他必然会接任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第一人。

另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男人叫做冯玉强,字墨河,实际上比钟昶还要年轻两岁。

冯玉强是从二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兼了文渊阁大学士,也就是翰林院的老大,杀伐果断,是皇帝非常重要的智囊。

翰林院可不仅仅是养“储相”的地方,人家皇帝讲课,给皇子当侍读,编纂书籍,翻译文书,主持科举考试等,都是他们的工作。

给皇帝讲课那就不用说了,圣上之师,身份清贵至极,非德高望重的学问家不能担当。

给皇子当侍读也不简单,举个例子,张居正便是翰林院里面的庶吉士,苦于无法出头的他,得到了一个给裕王当侍读的机会,而裕王就是嘉靖帝唯一的儿子,以后的明穆宗。

凭借着这个关系,张居正才能当上首辅,并且掌控了万历前十年的所有朝政。

主持科举考试那就更加厉害了,完全是满朝大人们梦寐以求的。

单凭一个主持一届科举考试,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本。

因为你主持的那一届的所有录取学生,都会成为你的“门生”,而你就是他们的“座师”,相当于就是朝堂上的爸爸了。

像是这样的科举考试,一共有六次。

考秀才的三次:县试、府试、院(道)试。

考上了秀才,才有后来的乡试、会试、殿试。

所谓的“三元及第”,指的是后面这三个最重要的考试,这样的人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上不少。

可是能有“六元及第”的人,另一个世界却只有两个,如果非要严格来算,就只有明朝的黄观而已。

清朝的钱棨虽然也是中了六元,但他二十八岁“小三元”考上了秀才之后,要等到四十五岁才去考“大三元”。

不像是黄观,一口气接着考,连续中了六元,达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