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 第四十六章 各自战略(2 / 3)

作品:《三国之谋伐

    “哦?”

    公孙瓒诧异道:“那该如何是好?”

    田豫想了想,说道:“《战国策》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北方的形势明公也知道,三方角力,刘使君仅仅只是比袁绍差一点,算上明公的兵马,才稳压袁绍一头,如果在决战之时,明公忽然停滞不前,那时会如何?”

    公孙瓒想了想道:“战场上瞬息万变,若是我的兵马忽然没有进攻,以玄德的兵力,恐怕要溃败。”

    “不错。”

    田豫说道:“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与刘使君撕破脸皮,只需要让袁绍和刘使君战个两败俱伤,到时明公则尽取冀州,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刘使君即便再如何要求明公忠于朝廷,也徒奈之何。等明公坐拥幽冀二州,实力称霸天下,便可南下得兖州豫州之地,足以称雄于世也。”

    “嗯。”

    公孙瓒微微点头,摸了摸胡须,眼中露出一丝丝的光芒。

    真到了那个时候。

    玄德也无可奈何了吧。

    ......

    ......

    清河国,甘陵城。

    原来的国相府已经被袁绍占据,富丽堂皇的厅内点满了熏香。

    冀州人才济济,兵马多如牛毛,光甘陵城附近,就拥有大量的营寨、坞堡、新建城池,总兵力达十二万人。

    如果有神仙站在上帝视角,俯瞰整个冀州的布防配置就不难发现,袁绍的布防还是很用心。

    主要兵力配置是在河间国南部以及清河国东部,沿途各县城以梯队形势驻兵,由于公孙瓒多骑兵,野外对战步兵吃亏,所以北面采取守势,东面则采取攻势。

    再看整个地图的话,袁绍北面抗衡公孙瓒,东面迎战刘玄德,西面对付关云长,南面应付吕奉先。

    若是再算上时常寇略冀州的黑山军,那整个冀州就可谓五面树敌,大逆风之下的袁本初,仿佛是一个战神一般南征北战东平西讨。

    西域来的香料将整个房间熏得满室皆幽兰,袁绍跪坐在席上,看着桌案上那一炉散发着青烟的熏香微微有些出神。

    面对如此多的仇敌,压力不大那是假的,但有压力也有动力,现在的他意志力和自信力到了极致。

    “明公。”

    一旁审配的话让袁绍回过神来。

    “嗯。”

    袁绍思绪稍稍回转,扭头看向席下几名谋士:“刚才说到哪里了?”

    历史上他有九大谋士,田丰、沮授、许攸、逢纪、荀谌、郭图、审配、辛评、辛毗。

    而现在少了田丰沮授,但却多了耿武、闵纯、李历、刘惠。

    原本这四人是韩馥的谋士,但这次王芬没有作死造反,一直执掌冀州,如此他们自然就变成了王芬的谋士。

    袁绍是青年党人领袖,被王芬等老一派党人选为冀州合法继承人,耿武、闵纯、李历、刘惠等人自然就不会因此抗拒袁绍,从而被袁绍杀害。

    只是现在有一些谋士并不在此,像许攸郭图为监军,于外围统领兵马,逢纪、闵纯守卫邺都,在西面对抗关羽,而辛毗尚未得到重用,因此在这里的只有审配、耿武、荀谌、辛评、刘惠、李历六人。

    说起来搞笑,这群谋士当中,还算是具有卓越战略眼光的人,居然只有历史上如彗星划过的中山人刘惠,其他人除了许攸逢纪审配还有点战术水平外,就只剩下一群碌碌无能之辈。

    可袁绍也没办法,沮授作为冀州本土派,很早以前就和陈暮刘备认识,后来又征辟了田丰,如此一来,袁绍手下唯二的两大战略家被挖走,剩下的人自然不堪大用。

    不过刘惠在冀州本土派中威望很高,历史上韩馥要杀他的时候,无数冀州官员为他求情,如今跟着王芬,属于王芬麾下壮年一派的官员领袖,等到袁绍继承位置,冀州本土派只剩下审配跟刘惠两根独苗。

    至于闵纯和耿武,二人一个出自关中闵氏,一个出自高阳耿氏,因为汉朝的时候姓氏迁移还没有那么广。往往某地都是某个姓氏成为大族,冀州当时候并没有闵氏和耿氏的宗族堂号。

    因此为了扶持本土派与南阳、颍川派抗衡,袁绍大力培养审配和刘惠,让二人担任从事,一直跟随自己出征刘备,出谋划策,他们的一些计策,袁绍也是时常采纳。

    见袁绍回过神,审配就继续道:“刚刚子惠之意,是要先易后难。刘备实力远在公孙瓒之上,如果我们和刘备决一死战,哪怕战胜了刘备,也必然是伤亡惨重,很有可能让公孙瓒渔翁得利,因而我们必须先败公孙瓒,再击刘玄德!”

    “嗯。”

    袁绍听了缓缓点头。

    这就是大战略方向的行进路线,先易后难,确实是亘古不变之道理。

    “然则现在公孙瓒刘备二人兵合一处,打谁都要遭到另外一方的进攻,因而若想先击公孙瓒,必要让他们分兵。”

    刘惠接过话茬说道。

    袁绍沉吟道:“那如何才能让他们分兵呢?”

    刘惠继续道:“要想分兵,则南必须牵制刘备,北牵制公孙瓒。让他们疲于应付,不能将主要兵力应付于冀州,因而必须寻找新的盟友。”

    “谁?”

    “公孙度、吕布及明公之弟袁公路。”

    “公路?”

    听到袁术的名字,袁绍嗤笑了一声:“这厮自败走汝南之后,就一直嫉妒我得了冀州,上月还写信痛骂我,说我不过是运气好才有今日,他会与我联盟?”

    相比于现在的袁绍,袁术同样是四面楚歌,处境很不好。

    陈暮早早地安排了孙坚作为嵌入豫州的钉子,北面钳制曹操,南面与刘表联合搞袁术。

    袁术的实力在汝南大败之后,就一落千丈,虽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因为荆南和扬州西面一直被他控制在手下,麾下也依旧还有十多万大军。

    但陈温死后,袁术还没来得及消化整个扬州地盘,朝廷就派了刘繇过来,从江东起家,勉强有那么一两万人和他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