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 第九十五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2 / 5)

作品:《三国之谋伐

    然而随着魁头强势,这个身份再也不能成为他争夺首领的理由,如果他再不做点什么,当一切尘埃落定,就连自己部族的族人都心甘情愿承认魁头地位的时候,那么一切都会为时已晚。

    攻下广阳,夺得公孙瓒最富庶的区域,就是骞曼证明自己的时候。

    东部鲜卑日益壮大,中部鲜卑又怎么会不知道原因?

    公孙瓒以幽州牧、度辽将军的权力,几乎垄断了整个塞外的商业,不仅亲自下场去买卖货物,甚至于渔阳边境,组建商会,开通互市,吸引幽州商人和鲜卑乌桓人入驻,直接抽水收税。

    而广阳作为货物集中中转站,东面连接港口泉州,南面与陆路涿郡相交,蓟县就成为了公孙瓒的大本营,他的很多金银珠宝,辎重货物,都存放在这里。

    如果骞曼可以攻占此地,那么给中部鲜卑带来的利益就会极大,因而当魁头步度根扶罗韩等人在上谷涿郡一带,与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越,以及上谷渔阳一带的乌桓,难楼、普富卢等人交战的时候,自己率兵进攻广阳。

    只要把广阳攻下来,夺取了公孙瓒的所有财富,那么这一战的意义,就远比魁头领着他们中部鲜卑南下取得胜利的意义更大。到了那个时候,骞曼就能夺取部落首领的位置,甚至一统鲜卑也说不定。

    年幼的骞曼骑在马上,望着远处的战争,心中已是雄心勃勃。

    “汉人坚持不住了,杀!”

    前方鲜卑人的部队连战连胜,已经夺下了寨门,顺势杀入了前营。

    邹丹不得已将剩余部队全部派了出去,甚至他本人都亲自上阵,手刃数人,依旧无法阻挡攻势迅猛的鲜卑人,大营本寨几乎摇摇欲坠,马上就要濒临崩溃的时候。

    严格意义上来说,公孙瓒的实力不弱,他自己的骑兵加步兵总人数就有五六万,加上可以借来的鲜卑乌桓兵马,总兵力依旧能破十万。

    但乌桓鲜卑有奶便是娘,从来不在意谁与他关系好,公孙瓒价码虽然给的不低,可袁绍同样能够出钱。

    历史上难楼就是袁绍集团的人,还有与公孙瓒有仇的丘力居,继承丘力居部族的乌桓首领蹋顿等等,袁绍既然选择引中部鲜卑南下,又怎么可能不提防公孙瓒的潜在盟友?

    因此包括难楼在内,周围的乌桓人都有过被袁绍拉拢。只是难楼犹豫很久,最终还是认为公孙瓒毕竟与他们部族相交那么多年,拒绝了袁绍的提议。

    而蹋顿则与乌延、苏仆延两个乌桓首领组成联盟,一起进攻了右北平和渔阳一带,然后刚好与南下支援公孙瓒的东部鲜卑槐头、素利等部相遇,双方交战于右北平与渔阳一带,互有胜负,僵持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槐头部,与中部鲜卑的魁头并非一个部落,一个是魁首的魁,一个是槐树的槐。

    而后来的宇文部,就是槐头部的延续,与后来的慕容部、拓拔部、段部、秃发部和乞伏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并列为六大鲜卑部落之一。

    鲜卑部落的名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部落首领的名字而来。当时鲜卑人并没有姓氏,一直到魏晋时期,他们才有了姓,慢慢发展出来了宗族,固定下来六大鲜卑部落。

    此时的槐头部首领叫做槐头,与素利部的首领素利本来是一对仇敌,双方在草原上互相争夺草场,可这次公孙瓒遇难,两个对手难得联起手来援助,也确实是因为公孙瓒在边境通商互市,给他们带来了太多便利,让部族壮大。

    但不管怎么样,乌桓人成为了最大的变数。因为早年丘力居、乌延、苏仆延三个乌桓部落的人反叛朝廷,与张纯张举发动过叛乱,导致这些年来公孙瓒根本不与他们通商,还时常打压,造成双方变成死敌。

    蹋顿继承了叔叔的部落,自然也就继承了叔叔的仇恨。袁绍拉拢他们,落井下石。导致此时的幽州一片混乱,各部相互征伐,公孙瓒没有回来,缺少主心骨,各部落援军也是各自为战。

    难楼加上公孙越在涿郡上谷和中部鲜卑打成一团,邹丹固守广阳,东部鲜卑的援军与乌桓蹋顿在右北平和渔阳一通乱战,整个幽州势如水火,战乱遍地。

    这个时候骞曼选择的时机非常好,因为邹丹是接到了公孙越的求援,于是领兵前往良乡相助,结果在广阳野外遇到了骞曼,邹丹的兵力不多,只能原地结寨自守。一旦他被击破,广阳郡无人守护,则公孙瓒大笔财富被人掠夺,他的实力将会大幅度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