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 第一章 虽非同胞,情同手足(2 / 3)

作品:《三国之谋伐

    这样按照三公九卿排序,就是刘备坐在面朝南方的右手边下方第一个,其次是杨彪、赵温、种拂、士孙瑞、周忠坐上席,对面则是鲁旭、刘艾、王邑、徐璆、田邠、张义、陈暮坐中席。而宣璠、钟繇、桓典三独坐则是在末席。

    其余包括河南尹司马防在内,都没得位置坐,只能跪坐在下方没有席子的木地板上,百官依次按照官员大小排列坐定。

    刘备坐在仅次于龙席的位置俯瞰下方。

    崇德殿的台阶分为三重,最高一层是天子席,第二层是公卿席,最下方便是百官席。

    这就造成了最下方的百官席纷纷拥挤在一起,而第二层的中间位置,因为公卿是坐在左右两边,使得这里变成了一个议事厅。

    如果有官员要上去禀报事情,就会走到正中间空出来的地方向皇帝禀报,如此构成了整个崇德殿朝会的构架。

    坐在龙席的视野肯定是最好的,但坐在这里视野也不差,刘备的斜对面最下方就是陈暮。

    关羽张飞他们虽然将领位置已经非常高,为前将军与后将军,但排序只能在公卿之下,因此是坐在第三层,不过位置最前,关羽排在第一位。

    众人依次坐定之后,作为百官之首的太尉杨彪便第一个出声说道:“诸位,今日朝议,就是商议齐王登极的事情,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此事宜早不宜迟,依我之见,时间便定在明日如何?”

    “我有异议!”

    早就按捺不住的孔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齐王并非光武世祖之后,怎么能够登极称帝呢?先帝虽有遗诏,可这诏书我觉得做不得数,还是应该另选其他皇室才对。”

    “我也反对!”

    孔融的狐朋狗友边让也站了出来,众人寻声看去,就看到是坐在几乎靠近大门口的一名中年官员,品秩怕是只有六百石,顿时纷纷皱眉,鄙夷起来。

    毕竟坐在这里的最低品秩都是六百石,一堆人坐在门口,而上面的更有千石两千石甚至万石高官,你一个小小的六百石也敢反对?

    不过边让脸皮厚,被众人鄙夷也不觉得羞耻,堂而皇之地走到前面与孔融并列在一起,嚷嚷道:“我以为太中大夫说得没错,齐王虽有功于社稷,但血脉离皇室太远,不能登极!”

    陈暮顿时笑了起来,说道:“这不是太中大夫和治书侍御史吗?怎么,听闻你们还有位好友祢正平怎么没来?”

    孔融一脸正气道:“正平只有三百石,还不能进朝议。”

    说出来尴尬,按理来说,保皇派老臣就是杨彪赵温种拂士孙瑞这帮人,而中间力量便是孔融边让他们,年轻力量则有祢衡杨修等。可惜的是杨修最终还是跟了陈暮跑路了,而杨彪这些人被迫妥协,导致孔融这批人逐渐被边缘化。

    本身来说,他们的力量也不强大,满朝数百名臣子,跟孔融边让等人交好的只有那么五六个,里面还有几名年轻士子,官职等级不高,根本没资格参加朝议,使得他们的反对力量在朝议里几乎没有什么声音。

    好在孔融目前担任太中大夫,边让为治书侍御史,两个人勉强都能够参加朝议,趁着今天开大会确定刘备登基的日子,马上站出来给刘备找不痛快,这么没眼力劲,难怪曹操要杀了他们。

    “哦,看来诸位还得努力呀,否则就连朝会都没法来参加。”

    陈暮奚落了一句。

    孔融气得直咬牙,大声道:“陈子归,你少跟我扯这些,今日是商议齐王能不能登极的事情,不关乎官职大小!”

    陈暮还没开口反击,杨彪马上站出来呵斥道:“孔文举,齐王登极是先帝的遗诏,先帝当年虽是被我等推举为帝,但也是我大汉皇帝,诏书自是圣谕,不容更改,你自坐下,此事休得再提!”

    边让立马说道:“太尉,先帝必是受了齐王胁迫,我等正义之士,威武不能屈,绝不会向强势低头!”

    “不错。”

    孔融大义凛然道:“即便砍了我的脑袋,我也不会答应!”

    “叉出去!”

    杨彪懒得理会他们,早知道今天朝会就把他们拦在外面了。

    虎贲军冲进来,将二人抓住往外面送,二人被抬着走还一边大喊大叫,骂骂咧咧,属实有些作死。

    等二人被抬走,场上就静了下来,司徒赵温沉声道:“先帝委任齐王登极,乃是为了大汉江山社稷,孔文举边元礼祢正平等人不过是鼠目寸光的腐儒,又怎么会知道先帝的深意,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太尉说请齐王明日登极,诸位以为如何?”

    “太史令何在?”

    种拂问。

    太史令在西汉时是史官,比如司马迁就是太史令,到了东汉职能就变成了专掌天时、星历的官员,每逢岁终奏新年历,国祭、丧、娶奏良日及时节禁忌,有瑞应、灾异则记之。

    听到司空问话,太史令连忙从后排位置匆匆钻出,来到中间台上躬身说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