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 第九十八章 黄忠战甘宁(2 / 4)

作品:《三国之谋伐

    但甘宁不仅身材极为魁梧雄壮,力气也非常大,根本不惧怕头上密密麻麻,无数箭雨的洗礼。

    而且他常年在水上漂泊,长江浪涛翻滚,导致船只来回摇晃,即便是多年训练的水手也有可能失去平稳,唯独他如履平地,宛若矫健游龙,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由于斗舰的高度并不算低,仅仅比黄忠的旗舰矮了那么一丈左右,利用挂钩将船只挂住,顷刻间甘宁就已经爬到了船舷,跃上甲板。

    周围还在射箭的青州水师立即训练有素地往后撤,他们的身后和左右有五六名长矛兵第一时间举枪向着他刺来。

    冷兵器时代在没有近身相遇之前的水战方式无非三种,撞船、弓箭以及登船时候的长矛乱捅。

    等到上了船肉搏之后,才会呈现正常的短兵相接。

    甘宁之前就被长矛捅过,但都被他挡开,现在又面对那么多长矛直刺,立即扭身往旁边躲开,同时用盾牌护住自己的身躯,脑袋往下一缩。

    砰砰,几人刺空,只有两人刺到了盾牌上,锐利的矛尖刺在铁皮木盾上发出激烈的金属碰撞声音。

    电光火石间,甘宁迅速反应过来,整个人如泥鳅一般滑到了侧面。

    然后快速出刀,就砍翻了两名离他近的青州水师士兵,紧接着周围士兵再次涌来,却又被他躲开,再次反击,又砍翻了几人。

    等到青州水军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晚了,甘宁拖了足够长的时间,身后的江夏水军源源不断地涌来,很快把靠近右侧的甲板占据,将他们往船舱的方向逼迫。

    而在船头方向,负责观望的瞭望手见到后方失守,连忙向前面喊:“快报告将军,敌人登船了。”

    “什么?”

    在敌人船上把守的几名士兵没有听到。

    其实双方离得并不远,因为黄忠的旗舰是撞在对方一艘艨艟身上,艨艟的体型也不小,仅仅只比黄忠的旗舰小一号而已,所以二者相撞之间,两船已经非常靠近,几名士兵只隔了四五丈远。

    但江面上的风实在是太大了,呼啸的东南风猛烈地刮,在给了青州水师船队巨大动力的同时,也让即便是传话的两名士兵离得很久,亦听不太清楚对方说什么。

    那名士兵也是个狠人,见不远处的战友听不清,一咬牙抱着一个羊皮筏直接往对面船上跳,没跳上去,但拉近了距离,空中又喊了一遍。

    “敌人登船了!”

    下一秒,“扑通”一声,那名士兵落进了水里。

    对面船上的几名青州水师士兵目瞪口呆地看着战友落水,但愣了两秒后如梦初醒,没有选择去救,扭头就向着后方走去。

    这个时候黄忠正在清理船舱。

    艨艟的体型和载重仅仅只比他的旗舰小一号,他的船能载七八百多名士兵,艨艟则能载四五百人左右,与普通的青州水师大船相当,只是防御设施不如他们多而已。

    黄忠带领士兵冲上艨艟的甲板之后,双方围绕着甲板,一层船舱,顶层船舱以及下层船舱展开争夺。

    汉代船只载重除了看体型以外,也要看船舱数量。

    比如能载两三千人的楼船,少则四五层,多则六七层,甚至还有十层以上宫殿型的楼船,如汉武帝时期制造的豫章楼船以及公孙述建造的赤楼帛兰船,可载上万人。

    当然,普通楼船是用来打仗的考虑实用性,汉武帝和公孙述造的楼船是用来享受奢侈生活的,毫无实用价值,因此不能考虑在内。

    但从这一点也能说明,在实际打仗当中,即便是敌人冲到了甲板,双方也会围绕着船舱进行拉锯。

    黄忠带了约四百人上船,一路从甲板杀进船舱,先处理楼上的顶层船舱之后,再开始往下层船舱进攻,花了很长时间才突破下层船舱口,总算是把这艘艨艟拿下。

    将俘虏们关押在底层船舱之后,他浑身血污准备回甲板,恰好遇上急急忙忙奔跑而来的传信的士兵,沉声问道:“慌慌张张地,怎么回事?”

    士兵忙道:“将军,敌人登上了我们的主舰。”

    “什么?”

    黄忠大惊失色,一下子急出汗来。

    他打水战经验还是太少,旗舰一般是作为后方指挥舰,很少冲锋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