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访(2 / 3)

作品:《三国之谋伐

    倒不是陈暮非要将大汉国庆与后世国庆定在一起。

    而是因为士燮于章武六年九月秋天投降,投降书送到了桂阳郡。

    当时平定交州的军队得到投降书之后,就马上安排快马送到洛阳批示,由于路途遥远,一直到九月底刘备才得知这一消息。

    所以以当时士燮投降的时间为标准,国庆节应该是九月初,但以刘备得知消息为标准,国庆节应该是九月底。

    汉朝没有国庆节这一传统,陈暮便提出了这一理念,以纪念大汉完成彻底统一,得到了众人支持。

    又由于九月份已经有九月九日重阳节,所以朝廷最终是把国庆节定在了十月初一。

    又制定国旗、国徽、国歌。

    普及爱国教育,强化爱国理念,全国推广中原汉语、标点符合、拼音,统一文字,简化汉字,推动白话文发展。

    阻力肯定不小,因为中原汉语并不是普通话,而是简化版的中原雅语。

    以前的中原雅语跟说天书似的,陈暮结合比较粗犷实用的幽燕方言,以及后世的普通话,尽量简化复杂的中原雅语,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

    但即便是如此,让大众改变以往的语言习惯也非常不容易。因此推广并不顺利,只能教育从娃娃抓起,将中原汉语在孩童之间普及,总有一天整个大汉的人民能够畅通无阻地交流。

    至少现在中原汉语在首都洛阳也渐渐流行,今日的天气非常不错,正是暮春时节,阳光灿烂,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南来北往的客商不计其数,甚至还有不少西域面孔。

    刘备陈暮带上典韦许褚今日微服私访上街,周围除了两大保镖以外,还有数十名佯装路人的护卫随行,全方面保护他们的安全。

    典韦和许褚有意无意地挡在二人前面,两人在人群当中穿梭,就看到行人如云,商贩如雨,好不热闹。

    “胡饼,刚烤出来的胡饼,趁热吃呀。”

    “马上就寒食节了,买些冷食吧客人,咱们店里的冷食乃是一绝,都是腌制的,味道非常鲜美,里面有青州出产的甘露醇,保证好吃。”

    “西域产的胡桃干、葡萄干,还有咱们大汉的柿子干、杏仁干,都是上好的寒食节冷果食,来几盒吧。”

    “好吃的馄饨唉,好吃的馄饨唉。还有蒸馒头、蒸饼、面条、月牙馄饨、烧饼。”

    街头巷尾叫卖声音不绝于耳。

    而且这还只是街上的小吃,各种各样的商店鳞次栉比,东西二市像这样的商业街不下三四十条,商品琳琅满目,小到针线,大到马匹,应有尽有。

    街面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刘备四下看看,目光停留在了不远处的一个面食摊位上,对陈暮说道:“四弟,饿了么?”

    “不是很饿。”

    陈暮答道。

    “不,你饿了。”

    刘备拉着他就往那边走。

    陈暮翻起了白眼。

    刚刚明明吃过了混沌,现在又想吃面条?

    四人来到摊位边坐下。

    小二过来笑问道:“四位客人,来点什么?”

    “上四碗面,要肉臊子的。”

    刘备说道。

    “好嘞。”

    小二见有大主顾,心中高兴,连忙去摊子上准备。

    现在吃肉可不像后世那么简单。

    由于畜牧业不发达,猪肉在汉朝是贵肉,仅次于牛肉羊肉和鸡肉,比狗肉档次稍微高一点。

    平民百姓以往一年都不一定有肉吃,也就是最近几年大量金银铜流入大汉,国家开挖运河,大笔资金流入民间,促进商业繁荣,让百姓偶尔也能吃顿肉。

    可即便如此,肉类市场也因为供不应求而价格居高不下。

    这种情况根据陈暮的估计,五年之内小改观,十年至十五年之后就能够大幅度改观。

    因为那时候京杭大运河应该早已经开通,北方草原的活牛羊就能够通过蒸汽轮船运往南方,解决肉类流通问题。

    只是那也是多年后的事情,现在肉类还是很贵。

    所以这四碗瘦肉面,价格比后世的一碗牛肉面都要贵不少,也难怪小二心中觉得这四人是大主顾。

    “四弟,这洛阳之繁华,可比当年还要兴盛呀。”

    等面的功夫,刘备感叹道:“如今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能生存,街上近乎没有无家可归者,国家岂不昌盛?”

    陈暮笑道:“大哥常在外巡视,不说遇见无家可归者,就算是道路上坑坑洼洼不能出行,也要派人通知洛阳市政厅那边出面解决,洛阳城自然治安最好。”

    “可惜啊,我也就只能管管洛阳城,若天下的官员都这样,哪还像上次那样见到成群结队的乞丐找富人要钱?”

    刘备感叹了一句。

    陈暮说道:“此事也简单,加入到各县令、郡太守、州牧的日程规划里就行,这属于政治任务,要让他们多多去地方、城里、乡里调研,作为一地主政者,岂能不解决问题?”

    刘备摇摇头:“这些懒汉也是,之前天下大乱,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如今有吃有穿,国家兴旺,怎么反倒出了些懒汉整日游手好闲呢?”

    “就是。”

    许褚附和了一句:“上次咱们在城里巡视,看到那些乞丐还以为哪里遭了灾,熟料一查底细,都是些不思劳作的刁民无赖,看城中繁华过来讨钱,怎么还有这种人?”

    陈暮说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嘛。国家现在有钱,给大量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可总有人懒惰吃不了这份苦,倒也正常。”

    现在大汉的生产力是飞跃式的进步,农业生产上其实已经趋于饱和,粮食价格几乎每天都在跌。

    原来一家三口可能要耕种三十亩地才能养活,但随着双季稻、玉米、红薯、土豆出现,整个大汉目前的土地养活一亿人都绰绰有余。

    甚至这还只是生产力提升的一个开始。

    如果能够达到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养活四五亿人也没有任何问题。

    而现在的大汉人口呢?

    即便是战后婴儿潮,国家鼓励生育,总人口也就四千万出头。

    而根据汉朝官方记载,和帝时期总人口约五千万,如果算上隐瞒的人口,可能在六千万以内。

    与之相比,现在都还没有恢复到大汉巅峰人口期。

    所以在生产力已经达到飞跃的情况下,养活目前这四千万多万人口,根本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