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难违(2 / 5)

作品:《三国之谋伐

    .......

    .......

    章武十七年对于刘备集团的核心层来说,显然是一个充满悲伤的年份。

    年初太史慈病逝的阴影还在众人记忆里没有模糊。

    年末典韦又在睡梦中与世长辞。

    刘备只能怀揣着悲恸的心情,为典韦发丧,葬礼举行七日,整个成武侯府一片素白。

    葬礼结束之后,又以公卿之礼安葬进了北面邙山的墓园当中,供人祭拜。

    同时典韦画像和雕塑,也移入桃园殿,配享太庙,名列第五,然后追赠太史慈谥号为“顺侯”,又追赠典韦谥号“忠侯”,让二人名留青史,香火永继。

    这种满朝洋溢的悲伤情绪,一直持续到章武十八年新年过后,才缓解下来。

    如今整个天下蒸蒸日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至少有此聊以藉慰。

    年初的时候,大汉丞相陈暮南巡了一趟广州和扬州,年中又去了一趟河北,视察钢铁厂的情况。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矿产大国,煤矿和铁矿都不怎么缺,特别是在汉代,还未经过两千年开采,资源储备极为丰富。

    在工业时代开启之后,蒸汽机每日嗡嗡作响,即便是大力开采,地下储备矿产依旧源源不断,为大汉提供无尽的钢铁资源。

    大量钢铁产生后,按照目前的国家政策方针,并不是开始大搞基建,而是先集中起来,继续扩大生产,制造钢铁厂、车间、车床以及船舶。

    不仅河北地区开启工业化,还有幽州地区,也就是后世唐山一带,工业发展的重心将要慢慢往北方移动,最终可能要去东北地区。

    此时这些地方现在被高句丽、扶余、秽貊、沃沮、挹娄等国占据,放着大量矿产储备资源无法利用,显然不是一般的浪费。

    出兵攻占这些地方的话,现在又还没有建设的打算。如今朝廷主要把建设中心放在大运河沿线,而不是偏远的东北。

    现在打下来有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陈暮只能把这项工作留给将来的人,写在未来的国策里就行。

    到章武十八年的时候,陆陆续续又有一些将领和高官死去,如征北将军韩浩病逝,安东将军张绣病逝,大鸿胪徐璆病逝。

    但总体来说,这一年的大汉依旧保持着不断向上的趋势。在刘备的治理下,章武中兴局面势不可挡。

    青州莱州湾,每月乘船北上前往美洲的人络绎不绝,蒸汽巨轮嗡嗡作响,船上的人向岸上的人挥手告别,在无数人期盼的眼神当中,向着未知的大陆出发。

    广州郁水湾,后世珠江下游海湾内,大大小小的船只浩浩荡荡向西而去,无数前往东南亚或者海南岛收取橡胶、香料、矿产的船只不计其数,为汉土岭南地区的昌盛献上一份繁荣的花。

    凉州玉门关,从长安方向来的马队踏平了整個丝绸之路,一队队商旅队伍顺着苍凉而古老的戈壁缓缓向着西域的沙漠而去,远望万里,绿洲如点点繁星,点缀了这条古老的道路。

    幽州涿郡府,如今已经改名为北都的涿县内城已经变成老城区,城墙斑驳沧桑,城外密密麻麻,兴建起了无数坊市、商铺、作坊。

    其中小作坊数以千计,工人上千的大作坊也有将近一百多个。

    不管是蒸汽机还是纺纱机,每日不断作业,从南方来的麻、丝、缎、绢,北方草原来的羊毛,纷纷聚拢在这里,为大汉的服装业添砖加瓦。

    从这一点上来看,就可以看出朝廷定五都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