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谋伐 / 章节正文阅读

三国之谋伐 第二十一章 杨赐(2 / 4)

作品:《三国之谋伐

    汉灵帝看到殿内的工匠已经将殿内挖空,在毕岚和宋典的指挥下,一排排的管道开始铺设进去。

    前几日陈暮命令工匠打造出一个小型的地暖设备,在北宫实验的时候可是吓了汉灵帝一跳,他怎么能想得到,那锅炉一烧水,再加入冷水的时候,明明位置高的水管居然会把位置低的锅炉里的水抽走,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法术。

    虹吸效应涉及的是物理学气压、水压方面的知识,陈暮就懒得跟汉灵帝解释,但以工代赈属于简单的经济学,这个可以和汉灵帝聊聊。

    所以当陈暮把这个经济学道理讲给汉灵帝听后,他差不多也就懂了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一旦洛阳城里的有钱人家大兴土木,洛阳的灾民就会有饭吃的缘故。

    其实就是创造工作岗位,不能让那些灾民天天都闲着,得给他们找工作。而且这个政策弄下去,汉灵帝还能大赚一笔。

    汉朝的时候可是盐铁专卖,虽然到了汉和帝时期开放了民营盐铁,但铁矿的产出依旧还在朝廷手里。

    地暖设备需要用到大量的铁管,汉灵帝光卖铁估计都能卖得盆满钵满,再加上烧水要用很多柴火木炭,卖炭翁和樵夫也能赚上一笔。

    虽然这不利于环保,但东汉时期的砍伐树木规模可不像现代,要知道当时随便哪座城市外都是山峦无数,山林中老虎豺狼豹子,甚至南方还有犀牛、大象等野生动物,可见如今的自然环境非常好。

    洛阳四面环山,群山无数,各个山头里老虎豺狼无数,想要造成大规模环境破坏,水土流失,除非陈暮发明出电锯,否则就凭樵夫手里的斧头,砍一天也砍不了几棵。

    更何况,东汉时煤炭已经被开发使用,只是煤里含杂质较多,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所以一般是平民百姓使用,有钱人家还是以木炭为主。

    不过锅炉是在房屋外面,就算生成一氧化碳,也流不进室内,因此如果主要消耗是煤炭的话,对环境更不可能造成破坏。

    汉灵帝存心有了点卖弄的意思,当着杨赐的面,洋洋得意地把这个道理讲给他。

    杨赐算是如今朝廷当中硕果仅存的正直大臣,虽然刘宽也算一个,但刘宽为人太忠厚,也太老了,什么都不管,现在也只有杨赐可以跟汉灵帝对对线。

    但听了汉灵帝的解释,杨赐罕见地没有再像以往那样批评他铺张浪费,反而沉思许久,点头赞许道:“此法,真乃良策。”

    “如此洛阳灾民有了归宿,朝堂诸公冬天也不会再寒冷,可谓一举两得。”

    汉灵帝笑容满面,对杨赐说道:“到时候等此地暖在玉堂殿安装好,朕就开一次大朝会,让洛阳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过来体验一番,到时候还请师君说点好话才是。”

    “这是自然。”

    杨赐点点头:“陛下,不知此物是何人所造?”

    汉灵帝转头对一个小黄门道:“去把陈议郎叫过来。”

    陈暮这个时候正在检查锅炉,看看设备运行有没有问题,在小房子里装小型地暖和在大宫殿中安装大型地暖是两个概念。

    汉朝皇宫面积是故宫的五倍,但其中大部分面积是广场和复道,住房面积反而要比故宫小许多。

    但架不住洛阳皇宫的房子少,南宫和北宫两处宫殿群落加起来,也才50多个宫殿,比故宫八千多间房子差得远。

    所以哪怕实际住宅面积没有故宫那么多,但每一座宫殿都极为恢弘庞大,拿南宫较小的玉堂殿来说,东西长52米,宽28米,室内面积相当于小半个足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