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黄天之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八十章:风起(二合一)(2 / 5)

作品:《黄天之世

大纛旗不远处,修建着一处颇为高大的看台。

此时许安正端坐于胡椅上,在这高大的看台上俯瞰着台下的景象,看着井然有序的营垒,还有营垒之外游走的警戒骑兵。

虽然汉军并没有任何机会越过南北两面的并州义从和乌桓突骑,但是黄巾军并没有因此放松分毫,他们依旧一板一眼的按照许安编写的教条,一丝不苟的执行着许安的军令。

这些都是黄巾军长期训练而养成的习惯,黄巾军的中下级军官,多是起于微末,他们在起义之前,在加入黄巾军之前,并未接收过任何的军事化训练,就如同一张白纸一般。

而正是因为他们如同白纸一般,所以也给了许安挥毫泼墨的的机会。

最初的训练的办法,还是许安最初进入太行山中时,占下了鹿台山后为了训练三家子弟,书写的一套极为简单的练兵法,其中训练的方法,多是队列,军阵,类似于后世的普通军训内容,许安后来不断完善,并将其命名为《步兵操典》。

而《步兵操典》也没有一尘不变,而是随着黄巾军的地盘势力不断扩大,而不断改进。

后来,阎忠也加入了编写的过程之中,徐晃、张燕等军队的主官也提供了不少意见,还融合了一部分鹰狼卫收集的普通军卒的意见。

现在的许安编写的《步兵操典》已经是颇为完善了,时至今日,已经不再仅仅只有练兵的方法,还有对于军官,军卒的详细要求,以及战场上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如何应对。

而且为了防止《步兵操典》的内容泄露,许安又将《步兵操典》细分成了数个等级,从普通的军兵到什长,到队率,到屯长一路到军司马,到校尉和将军都是各不一样。

完整版的《步兵操典》只有许安一人持有,甚至连阎忠都没有看到过最完整的版本。

“北方冀州军,颜良、文丑两部已经抵达安平国武邑,据悉,两部总兵力应该在六千以上,骑兵约有两千余人。”

“南方冀州军主力,主帅是中郎将卢植,兵力超过两万,步骑混杂,处于漳水北岸,我军尚未得知冀州军主力步骑具体数量,只知总量。”

“幽州军总兵力兵力约有六千余人,由平北中郎将刘虞带领,现已抵达安平国南深泽,正处于我军屯驻点鄡县的正北面,约有骑兵两千余人,步卒四千余,其中好像步卒尽皆是来自西园的禁军。”

一名背上的革甲上插着负羽的黄巾军信使,半跪在地上,向着许安仔细的禀报着最近送来的信息。

有着骑兵的优势,黄巾军可以轻易的获知汉军的动向。

许安双目微眯,如今已经是十月十九日了,汉军的速度比起他和阎忠两人预估的最快速度还要快上了一筹。

阎忠站在看台的一旁,双眉紧锁,看着身前桌子上的地图,思索着应对之策。

河内郡,河东郡的战事结果也传了过来,郭泰和于毒两人领兵撤回了驻地,没有办法再牵制两地的汉军,而处于河内郡的并州汉军,也因为解除了后顾之忧,在丁原的带领下开始向着冀州进军。

而幽州,张纯和公孙瓒也已经分出了胜负,公孙瓒一举击破了张纯、丘力居联军,正在追击。

张举大为震惊,已经派人传信给了乌桓峭王,命其立即撤军,回援幽州,警惕公孙瓒的进军。

也就是说现在的黄巾军已经失去了乌桓峭王军队的帮助,只能是孤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