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黄天之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五十五章:风卷云涌(3 / 4)

作品:《黄天之世

许安吐出一口浊气,双手按着营墙,凝望着远方的漳水思索了起来。

冀州的事情终于是要告一段落了,只是四州黄巾进入并州之后,将会是对黄巾军内政能力更为严峻的考验。

四州黄巾,根据粗略的统计活着进入并州的一共会有近百万人。

这比昔日许安和阎忠等人一起预计的八十万人,要多出了近二十万人。

而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那就是实际进入并州的人,还会多出五六万人,这五六万人并非是四州的黄巾,而是土生土长的冀州人。

这些冀州人之中,一部分是冀州的太平道信徒。

太平道虽然几经波折,但是冀州毕竟是太平道发展时间最长,也是影响最深的州,就算是经历两次黄巾军之乱,加上绣衣使者的镇压,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太平道信众。

而另一部分,是对冀州的生活几乎失去了希望的穷苦农民,他们没有土地,是地主的佃农,或者就是家奴。

黄巾军占领了真定等一众郡县,也解放了他们,使得他们的获得了自由,他们脱离了豪强世家的影响,脱离了地主。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失去了生计,一部分人选择了离开,更多人选择了相信黄巾军的宣扬,他们在黄巾军官吏的安排之下,加入了四州黄巾的队伍,也跟着一起前往并州。

并州地广人稀,确实能够容纳的下。

百万人口代表的是无比的潜力,但是也代表着巨大的压力。

上党郡可不能容纳百万人口,这些人一部分将要进入河内郡,更多人的将要进入太原郡,进入西河郡、雁门郡。

但这百万人并非是立马就能有产出,春种的时间亥没有到,就算到了,新开垦的荒地,并不能和熟地的产出相媲美。

从年底到春耕这一段时间之中,需要马不停蹄的安排。

开垦荒地,建立聚落,民屯据点,都需要一同进行。

其实这些事务在刚刚开始计划四州黄巾军入并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推行了,农闲之时,就征募了很多人农户,还有就是军屯的预备军卒一起去集中开垦荒地,修建简易的民屯据点。

但是对于有着百万人口四州民众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仍然会有大量的人没有住所,没有田地可以耕种。

这么多的劳动力,这么多人的人口如果没有事做,只是每日就这样白养着,肯定不是办法,这一个隐患。

以工代赈,势在必行。

并州真的是百废待兴,汉廷多年以来忽视并州的发展,刘宏还有十常侍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对于边患反而是忽视依旧。

也是张懿不断的上书,活动关节,才获得了许可征募新兵,但是这也压榨了并州的财政。

许安从并州的官仓之中并没有查获多少的财物,并州的底子基本都被张懿拿出来,充实边防和扩建新军了。

问题就在这于这里,除去还算富足的上党郡和河内郡外,并州其余郡县,还有幽州两郡的驰道、官道皆是年久失修。

官道的很多地方都是坎坷不堪,人难行走,马易摔倒,车驾难行,交通极为不便,一下起雨更是泥泞不堪,难以行路。

许安也因此头疼不已,这一次出关进攻冀州,本来可以出动更多的军兵,但是就是因为后勤的问题,许安只能压缩出兵的数量。

黄巾军的后勤运输,基本上靠的都是人力,许安为了后勤的问题,在很久之前就弄出了改进的独轮车。

改进后的独轮车,就和后世工地上的独轮车相仿,不过只是外形相仿,所用的材料完全不一样,用金属来制作独轮车,许安可没有土豪到那种程度,而且以黄巾军的铸造技术,这也基本上不可能量产。

独轮在前,轮后有支架可以在停下的时候支住独轮车,行进的时候,人在后方握着车把向前推即可。

不过没有橡胶作为轮胎,所以运载的货物都需要用麻绳绑好,不过也算是加强了一些运输力。

并州黄巾军的辎重队伍之中除了独轮车之后,就只有少许的马车,而牛车一辆也没有,并州所有的牛基本上都被用于农耕,就是军队之中也没有牛的身影。

再加上冀州豪强世家的存粮,这才支撑起许安如此规模的用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并非只是说说而已。

再精锐的军队,没有粮草,没有补给,要不了多久都会自行崩溃,要知道人并非是机器,就算是机器,也需要电池,也需要能量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