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黄天之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二十一章:穷兵黩武(3 / 3)

作品:《黄天之世

骄兵必败,骄兵必败

现在的明军完全就是一群骄兵悍将。

上至将校下至军卒都在藐视着敌人。

郭泰在西域进攻大宛,吕布带着三千骑兵在远离中原的情况下居然敢直接进攻坚昆,而张燕在南疆直接答应内附,并出兵调停战事。

而自己也犯了这样的错误。

在处理东北的事务之上,让公孙度直接征调高句丽、扶余两国的军兵去进攻挹娄、沃沮两国,甚至还存着同时将四国都平灭的想法。

海东行省也和沃沮接壤,实际上卢盛也能帮上一些忙,但是当时他做出决定的时候却是直接交给了公孙度。

因为在他眼中,区区挹娄、沃沮两国,让公孙度去征讨就够了。

虽然按照纸面之上的数据,确实只要派公孙度就够,但是明明派遣卢盛协助,能让事情更加的简单,自己却是完全没有想过。

而最大的一个问题,他在汉庭还有反抗之力的时候,同时在四面动武,不断的扩张。

繁阳一战,汉室两大砥柱皇甫嵩、孙坚尽皆战死,刘备也死在了阵中,汉军精锐在此役损失大半。

汉军最后的骑兵覆灭,也意味着其犹如历史上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宋朝一般,失去了重建大量精锐骑兵的可能,进攻能力极大的受挫。

汉军因此也失去了北进的能力,无论是现有的兵力,还是军备粮草几乎都消耗的差不多了。

微风吹拂入堂,从放着冰鉴台桌之上吹拂而过。

凉风袭来,也让许安原本还有些烦闷内心平静了许多。

确实是有些骄傲了,在全体上,在战略上,可以轻视敌人,也应当轻视敌人。

但是决不能在局部上喝具体问题之上,也轻视敌人。

他就是犯了这一错误,因为不断的战胜而感到自满。

攻占了河北之地后,明国席卷天下之势已经成,许安便理所当然的认为汉庭的覆灭是迟早的事情,认为只需要积蓄一波力量,挥师南下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击败汉庭,一统天下。

但是鹰卫情报网被破坏,汉庭突如其来的变法,却是犹如一记当头棒喝,让许安从自满之中清醒了过来。

许安站起身来,转身看向悬挂在他身后的那面舆图,他心里现在还残留了一丝后怕。

历史之上有太多太多的前车之鉴。

坐拥河北之地,兵强马壮的袁绍被当时拥兵只有数万的曹操击败,最终兵败官渡,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资格。

占据半壁江山,已拥席卷天下之势的曹操被一把大火断送了一切,兵败赤壁,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拥兵百万,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远征西域,一统北方的前秦天王苻坚,被只有八万军卒的东晋北府军击败,败于淝水,百万大军一朝丧尽。

苻坚兵败以致国亡,在淝水之战后的两年后被叛将姚苌杀死。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十步是最难走的十步。

许安神色凝重,审视着眼前的舆图。

现在明国所占据了的疆域,北到北海(贝加尔湖),西至西域大宛国,东抵海东行省,南达掸国。

东西南北相隔万里之遥,交通来往就算是驿站完备,动用八百里加急,但是因为地形等等因素甚至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将消息传到中央。

更不用提,现在这样的扩张速度,大量的钱粮用在了军队的消耗之上,基础设施根本跟不上建设。

现在道路情况良好的地方也就是明国开国之时的中、并、凉、益四州之地,西域的道路是在西域都护府立下之后才开始着手修建。

冀州、幽州、青州三州完全就是魏庭留下来的道路,这些道路很多都需要修缮,否则通行困难,别说行军,就是行人过路都十分艰难。

北地三省还好,不用修缮什么道路,毕竟那里是草原,地形平坦,通行还算是简单。

东北的战事已经爆发,公孙度现在指挥着辽州兵,驱使着高句丽和扶余两国的军卒正在进攻挹娄、沃沮两国,前线传来的消息都是好消息,战事还算是顺利。

许安重新坐了下来,从身前的桌面之上找出了一封户部呈递上来的文书。

只是一眼,许安的神色便已经是阴沉了下来,他之前一直没有太过于注意,直到现在他重新审视,才发现了端倪。

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现在明国,那么用穷兵黩武一词来形容,当是最为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