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走进不科学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一十三章 出乎意料的人(还是万字(2 / 4)

作品:《走进不科学

91年的时候老爷子被正式评选上院士,也算是对老爷子一生燃烧的最好肯定了。

在2010年初。

核武器研制的亲历者李德元先生指导创作了一副大型油画《当代英雄》,前排人物一共有八位,其中左起第一位就是周毓麟。

周老爷子也是一位知名的寿星,23年出生,直到21年方才仙逝。

过去这段时间徐云和周毓麟的交集不算很多,但再怎么样名字还是能叫出来的。

眼见徐云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周毓麟的脸上也扬起了一丝笑意:

「韩立同志,下午好。」

随后李觉将徐云推到二人身边,自己则来到书桌前先喝了杯水,方才解释道:

「小韩,今天把你留下来到办公室这儿,主要是有两件事情要和你聊聊。」

「第一件是毓麟同志的事儿,他们的项目组遇到了一些论证方面的问题...或者说争议,所以想请你帮个忙,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麻烦。」

徐云闻言忍不住眨了眨眼,好奇问道:

「什么问题?」

李觉见状朝周毓麟投了个眼色儿,那意思很明显:

老子不懂理论知识,你说!

周毓麟则很客气的先朝徐云点了点头,算是致过了意,接着从身边的文件袋里取出了一叠文件,递到了徐云面前:

「韩立同志,你先看看这个。」

徐云顺势接过周毓麟递来的文件,仔细起来。

「......」

几分钟后。

徐云缓缓抬起头,手指捏着文件一角,略显讶异的对周毓麟问道:

「毓麟同志,你们居然已经计算到流体粘力的相关范畴了?」

「没错。」

周毓麟点了点头,指着徐云手上的文件解释道:

「韩立同志,之前你不是帮老陆他们计算出了非线性中子运输方程吗?」

「后来理论部把这个整个推导过程发到了各个核心小组手上,我们小组也集体学习并且讨论了一遍。」

「我们原先的想法是拓展拓展思路和视野,结果没想到计算过程中单能强中子源的能级那块的非线性计算过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在讨论结束后我们化用了部分思路,顺利的把原本比较困难的分段多项式函数重建、以及一维完全气体的问题全部解决了。」

徐云这才心下了然。

原来如此.....

虽然由于文件上没有具体计算过程的缘故,徐云并不清楚周毓麟他们到底是具体怎么样取得的突破,但这种事儿说到底就那几种可能。

要么是从单个未知压力入手,要么就是机械能梯度做组合变换,至少方向上不算难猜。

这些思路确实和他之前提到的非线性解法有很强的关联性,周毓麟团队从中获得启发倒也实属正常。

因此徐云也没在这种已经被解决的事儿上多深究,而是直接问起了周毓麟现在面临的问题:

「毓麟同志,不知道你们现在的进度是..

...」

周毓麟闻言幽幽叹了口气,脸上的表情灰暗了许多,沉着脸说道:

「不瞒你说,韩立同志。」

「分段多项式函数重建以及一维完全气体的突破虽然可喜,但同样也让我们小组的计算工作有些脱节了。」

「我们原先的分组方式是大部分组员计算某个问题,另外一小部分组员为突破后的环节做预期准备——这就有点类似基地在研究原子弹的时候设立轻核组的做法。」

「然而随着之前两个问题的连续突破,那些本应该被解决的预置环节一下全没了,我们整个小组在流体粘力领域都只能从头开始摸索。」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分歧和推导壁垒,而且谁都说服不了谁。」

「我们小组讨论了三四天都没一个定论,所以就只能找到你这儿了。」

徐云略微点了点头,他猜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知名稳逼。

兔子们的课题研究历来都是会在当下节点的前方留一定的预置空间,算是一种提前量。

也就是A的问题快要突破的时候,就分出一部分人力去为接下来的B项目做准备。

这些分配过去的成员可能会计算一些初期问题,也可能会提前翻译检索一些资料,还可能梳理大体上的架构,有点古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味道。

但眼下周毓麟他们极其突兀的连着突破了原本卡在前方的两道难题,等于兵马大队一下赶到了运粮车队的前面,所谓的预留空间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这种情况下。

在全新的领域中所有人都是两眼一抹黑,连整体方向都没梳理清楚,遇到问题或者发生争论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随后周毓麟又指了指徐云手上的文件,示意他翻到第二面:

「韩立同志,目前我们课题组主要遇到了两个问题——准确来说,应该是一个争议以及一个推导壁垒。」

徐云眨了眨,下意识脱口而出:

「争议?」

周毓麟嗯了一声,解释道:

「是啊,一个争议。」

「也就是......为什么流体在运动的时候,会引起法向应力出现?」

说着。

周毓麟将左手手掌在空气中竖直立起,右手手掌放平,二者呈现出了一个垂直状态:

「粘性流体存在固体间摩擦,由于粗糙性造成了切向的摩擦力,这个道理可以理解。」

「同时流动的时候有速度梯度,造成了切向力,这同样也可以理解,但法向力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问题要是不解释清楚,我们接下来的推导将无从做起。」

徐云再次一愣,不过这次倒没有急着说话。

原来是法向应力?

众所周知。

所谓粘性流体,简单来说就是粘性效应不可忽略的流体。

自然界中...也就是宏观的流体多多少少都具有粘性,所以粘性流体也称作实际流体,比如说那个东西——没错,就是你秒想的那玩意儿,你个LSP。

不过另一方面。

上头这句话并不代表微观流体就不是粘性流体了,一些微观流体同样具备这种粘性。

比如说.......

原子弹在起爆期间的内部情况。

因此周毓麟团队而言,对于粘性流体的很多性质显然必须要提前搞清楚,这是他们研究新课题的基础。

其中切向力和摩擦力最简单,可法向应力就有些难以理解了。

毕竟在周毓麟想来。

压力是周围流体带来的,流体的状态由密度和速度梯度决定,那么法向应力又是从何而来呢?

昨天课题组内为此还爆发过一次比较激烈的讨论,有两位性格比较火爆的组员还险些动起手来。

看着有些烦闷的周毓麟,一旁徐云的眼中却浮现出了一丝追忆。

没想到在副本之中,他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是巧合?

还是命运的安排?

当年徐云在选修流体力学的时候也曾经对这个问题产生过疑惑,后来还是一位很好心的学长在图书馆给他做了个解答。

那位学长毕业后去了金城的近物院,可惜12年的时候因为交通事故左脚截肢,最后离开了科研领域,如今徐云也联系不上他了。

而且令徐云印象很深的是。

这个问题需要通过本构方程各项同性的假设进行解答,但那位学长的解释却丝毫不涉及数学计算,只考验一人的理解能力。

如今既然又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就让那位学长的答案来给周毓麟解惑吧,或许这个解释还会因此而在这个时空变得小有名气呢。

随后徐云顿了顿,双手在空气中比划了一个类似天津饭太阳拳的姿势,对周毓麟周毓麟解释道:

「毓麟同志,暂不考虑热效应,请你观想出一团恒温气体,它均匀地膨胀或收缩,此时不存在剪切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