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走进不科学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三十九章 原子弹理论....完成!(上)(2 / 4)

作品:《走进不科学

“陆主任,我记着呢,今天是第1074天了。”

“是啊.1074天了”

陆光达的眼中浮现出了一丝追忆与感慨,说道:

“整整1074天,生活上的困难就不说了,咱们理论组在日常工作室可没少受过累。”

“最早的时候计算机算力不足,我们只能用算盘和笔算来求解微分方程,一道公式六个人要算一晚上。”

“后来突破了最早的理论壁垒,我们又遇到了没有中文资料的窘境,大家只能挑着煤灯去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

说着。

陆光达又指了指右边的墙壁,开口道:

“最早来咱们课题组的同志应该都知道,咱们这层地下室的布局早先分成了左右两间房。”

“右边的那间比较大,原本是最早的办公地点。”

“咱们现在在的这间面积比较小,只有隔壁间的三分之一左右,之前的规划是用来存放使用过的计算稿纸。”

“结果算着算着咱们忽然发现,原先的这间屋子放不下稿纸了。

“于是无奈之下,只能把办公地点和杂物间做了个掉换——开会之前我去看了眼,那间大屋子也没多少地方能够放算纸了。”

听到陆光达的这番话。

台下徐云的嘴角动了动,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尽管他早在后世的时候就曾经在于敏的采访中了解过这些事,算是已经看过了一遍内容。

可相同的话在由陆光达之口说出来后,依旧令他的情绪发生了些许不可遏制的起伏。

他们所在的这间屋子面积大概有一百平米左右,高度由于位于地下所以只有两米五出头。,

按照陆光达的说法。

隔壁那间屋子的面积是这间的三倍,那么大的屋子里塞满了稿纸

这是一个令人一想就会无言的画面,呕心沥血不外如是。

这其实还只是一小部分呢。

按照于敏老爷子后世采访中提到的情况。

数年后221基地从金银滩搬至川省九院,离开时光计算的稿纸就有整整十几卡车.

“呼”

想到这里。

徐云只能呼出一口说不清何种情感的浊气。

而在黑板边。

陆光达则做了个与徐云相反的动作。

只见他胸口一鼓,整个人深吸一口气,声音骤然拔高了几分:

“不过同志们,我们的努力并不是在白白浪费,隔壁屋子空间被挤压的同时,我们开拓出的空间却越来越大。”

“从最早的势垒计算,接着是反常系数的推导,再然后是自由基浓度的测算和中子运输方程”

“链式反应的一十五个步骤,到今天为止只剩下了.最后一个!”

说到最后。

陆光达更是激动的重重一挥手在空中一抓,仿佛握住了.

命运的咽喉!

没错。

在理论组成立1074天、同时也是徐云穿越的第107天上午。

原子弹.也就是太上项目中的【玉清】分项理论部分,总算来到了推导过程的

最后一关!

众所周知。

铀-235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使复合核处于激发态而发生振荡。

振荡的结果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复合核由椭球体还原到球型,然后放出γ射线(瞬发γ射线),将过剩的能量释放;

另一种由于它的激发能较大,复合核快速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原子核。

原子核裂变时发射出来的中子呢,则称裂变中子。

接着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结果原子核分裂成两块中等质量数的裂变碎片,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和2~3个快中子。

在适当条件下。

这些中子会被其他铀核吸收,再引发裂变。

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一代代地传下去,形成自持的链式反应。

这就是核武器理论的本质,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这个原理开始。

在三年前的九月份。

九所组建理论部,陆光达担任理论部的部长,至此开始了链式反应的理论攻关。

从三年前起。

陆光达和理论设计人员进行了整整两年的理论工作准备。

在获得了关于爆炸力学、中子传输、核反应和高温高压下的材料属性方面的大量数据后,方才在今年年初结束了探索预研阶段。

从今年二月开始,他们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如何把链式反应拓展到应用也就是原子弹的设计上。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

陆光达他们将会在明年2月底到三月初之间正式完成理论设计,然后正式开始将重心转移至零部件生产和实验。

不过眼下随着徐云的出现,这个时间往前推了足足接近五个月。

别看五个月好像很短,这对于兔子们来说,堪称是救命的时间!

随后陆光达的目光飞快的在徐云身上一扫,调整了一番呼吸频率,继续说道:

“当然了,咱们面对的最后一关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理论环节最难的一个问题。”

“也就是爆轰波反应区厚度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