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走进不科学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二十四章 邓稼先的疑问(下)(2 / 4)

作品:《走进不科学

在工人们叽叽喳喳边聊边吃的同时,徐云也凑到了陆光达身边,问道:

“陆主任,A6元件研发的怎么样了?”

陆光达闻言美滋滋的咽下口中的食物,朝徐云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非常顺利,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在明年哦不对,应该说是今年的三月初就能连同检验环节一起解决了。”

徐云顿时一喜:

“好家伙,今年三月份?这么快?”

在之前的任务分配过程中,朱光亚给所有需要生产的部件根据重要性分成了ABCDE五个档位。

其中A档的数量最少,只有17个。

E档数量最多,足足高达200多号。

接着朱光亚又在同档内部根据生产难度、研发价值等方面做了个综合评定分数,按照分数在每个档位后附加了数字。

比如说A开头的代号就是原子弹最重要的元件,A1的综合价值最高,A2其次,然后以此类推。

这种称呼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信息泄露,比如万一哪天和首都的电报真的被截获破译了,那么敌人也顶多就是能得到一个诸如【B12已按照计划顺利完成】之类的内容。

至于徐云所说的A6则是平面波发生器,在整个核武器序列中的重要性稳居前几。

早先提及过。

爆轰波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通过波形差的时间量就可算出某一时刻爆轰波阵面起伏的空间距离差。

比如炸药的爆速是每秒7000,波阵面两点的波形差是1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则波阵面上这两点前后距离差便是7微米。

而这种距离在原子弹的起爆过程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因此必须要对这些波形差进行整合。

整合这种波形差的设备就是平面波发生器,当初组织上交给了钱五师带队研发。

不过在钱五师带队项目后不久,导弹小组那边又取得了一些突破。

于是钱五师急忙动身去了趟导弹小组,A6元件的研发便被他委托给了陆光达暂时带队。

钱五师在完成协助任务后便返回了A6项目组,不过当时A6元件已经开机一个多月了,组内的整体思路都是陆光达制定的。

这种‘思路’和后世拍电影的过程有点类似,剧本.也就是A6元件本身的内容是不变的,但你交给两个导演进行拍摄,最终拍出来的成片却可能有较大差异。

所以钱五师便很有觉悟的让出了项目组负责人的主导身份,主动给陆光达打起了下手。

以上这些事情徐云倒是知道的挺早,不过陆光达所说的成品时间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要知道。

按照原本的预期,A6能在今年四月底完成最终调试就已经算是高效率达标了——毕竟是靠前序列的元件。

结果没想到陆光达居然在这基础上又提前了一个多月,这代表兔子们双弹齐爆的可能性又高了一分。

想到这里。

徐云有些好奇的看向了陆光达,对他问道:

“陆主任,你们莫非在哪个方向上取得了突破?”

陆光达轻轻点了点头,坦然道:

“没错,准确来说是淦昌想到了一个新思路。”

“对了,要说这个思路,还和你有一定的关系呢。”

徐云顿时一怔,下意识用食指指了指自己:

“我?”

开什么玩笑?

自己的出现确实对221基地乃至整个核工程的进度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更多在于战略也就是大方向方面,具体攻关思路徐云可以提供的思路其实是比较有限的。

譬如平面波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