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梁镇妖司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八十一章 战果(3 / 3)

作品:《大梁镇妖司

明明陛下已经帮他扫除了苏文,可他还是发现,燕军依旧无法渡过大江。

王起被瞿昙摩斩杀。

这还不算,瞿昙摩带着梁国众多超凡者,清理干净了王起留在军中的遗毒,迅速肃清了混乱,再次凝聚起了战力。

苏文守护的桥头,因为受到赊刀人的污染,已没有渡河价值,几日时间里,周虎下令大军依靠船只和修复另外两座大桥,将大军送了过去。

可跨过大江还没歇一口气,瞿昙摩便领军压了过来,数十万大军被困在了博浪城一带,别说攻城掠地,还连续打了几个败仗,险些被赶下了河。

没办法,瞿昙摩不仅史家大能,也是兵家大佬,指挥大军团作战,他甚至比周虎更加熟悉。

一时间,整个燕军营地愁云惨淡。

新来的随军长史已经看周虎很不顺眼,总觉得他故意延误战机,催促他帅大与瞿昙摩决战。

若不是之前被苏文揍得太狼狈,以至于在朝廷没有太大的底气,这个新来的随军长史,早就被他弄死好几遍了。

错失了王起投诚的大好时机,周虎也只能小心翼翼地与瞿昙摩对峙。

他很清楚,虽然自己是攻梁的主力,可大燕国还有两支侧翼大军,从不同关隘猛攻梁国。他只需拖住瞿昙摩的大军,不让瞿昙摩分军去支援其他关隘,燕军必然会迎来最后的胜利。

只是这样一来,灭梁国的大功,就跟他没太大的关系了。这倒是让周虎纠结不已。

可他终究是名将,很清楚强推瞿昙摩,战败的可能更大。对峙牵制梁国主力,寻找有利的决战机会,便是大功一件,倘若数十万大军在他手中葬送,那他不仅没有任何好处,还会使得燕国南征败北,会成为燕国罪人。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周虎不管随军长史如何劝谏,甚至是谩骂,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随军长史弹劾周虎的奏报,自然也如雪片一般飞往燕国都城,可燕国朝廷上下,对随军长史的奏报都不是很上心。

毕竟燕国朝廷,此时也处于一场风暴之中。

被姬长歌击中之后,燕正道伤势极其严重。

返回都城的时候,他便昏迷了一段时间,甚至还下令,让在归墟历练的太子燕十六立即返回都城。

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无论大梁还是燕国、荆楚,都掌握了将人从归墟带回来的手段。

只是成本极高,少数人传送没问题,可大规模将人运出归墟,成本实在高到无法承受,三个国家一年的财政加起来,也没办法将一千人从归墟送出去。

只有身份极其特殊,或者非常有必要的时候,才会将人从归墟传送出来。

如今燕皇重创,伤势可能无法治愈,那么太子回朝,就成了非常有必要之事,自然得安排妥当。

所有重臣都等待着燕皇的态度,是假装伤好,继续把持朝政,还是让太子监国,自己养病,或者干脆让位,自己当太上皇。

但不管哪一种,燕国朝廷都会迎来一次大洗牌,朝中重臣,豪门世家都渴望着在这一次朝局洗牌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也正是在人心浮动,甚嚣尘上的时候,来自大梁朝的一封谍报,都被有司忽略掉了。

姬长歌驾崩第十天,苏文被燕皇擒获第十天。

围绕在大梁城外的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这一战,梁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果。

百万柔然精锐,大半被歼灭。

尤其十余万精锐骑兵,在他们完全触碰不到的浮空战列舰编队追击之下,一路丢盔弃甲,弃尸数百里,逃命之途如修罗场,到处都是柔然骑兵和坐骑的尸体,最后投降被俘的精锐骑兵,活下来的不到三千人。

至于战力原本就较弱的步战战士,在桃夭长枪队攒射之下,基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攻击和防御阵形。

按照桃夭自己的统计,她带领的长枪兵,至少击毙了十万敌军,没有俘虏。

加上都城守军和各地勤王大军,效忠朝廷豪门私军出击,所谓的柔然百万精锐,如沸汤浇雪,就此消失。

倒不是真的消失,如今大梁城外许多地方,一座座俘虏营拔地而起,沉重的劳役,基本由这些俘虏所负担,倒是为大梁补充了不少劳力。!--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