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家阳台通三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三章:论功行赏(3 / 3)

作品:《我家阳台通三国

蔡琰满意的微微颔首,而后看向绢布,念道:“第一组,以王满花为首,共二十一位妇人组成的巡逻队,赏赐如下:锦五匹、棉五斤、精米五石、盐五罐、各式调味料共一盒,以及千层底布鞋每人一双。”

“天爷啊,锦五匹,那能做多少件冬衣啊?”

“棉,他大姐,什么是棉啊?”

“精米又是什么,还有五罐盐呢,这可不少钱,好几年都不愁没盐吃了,真好啊。”

“啥是千层底布鞋啊?”

坡上的村民们议论纷纷,对于这其中许多东西都感到陌生,除了锦和盐听过,其他一个都没听过没见过,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可言。

好在,卫琤早有准备。

只见他拍了拍手掌,早就准备好的郝昭一行人便开始往外搬东西。

首先是锦,这个大家伙儿都不陌生,之前蔡琰还给村里的老人家分发过,但一人也就几尺的量,顶多做一点冬衣,如这般一整匹的锦缎,她们还是第一次见。

然后是棉,卫琤特意买了几件棉袄作为样品,为首的满花婶子接过棉袄一摸,瞬间就呆住了。

蔡琰说道:“这衣裳冬日里穿才暖和,这几件衣裳里面塞的就是棉,回头你们照着它的样式,自己用锦和棉自己做一件,若是不懂,可以来问我。”

满花婶子连连点头,摸着热乎乎暖烘烘的大棉袄子,她知道,这个冬天肯定要好过许多。

接着,郝昭几人又搬出来五个大麻袋。

蔡琰拿起备好的剪子,剪开一个小口子,从里面抓出一把脱了壳的稻米。

“这就是精米!”有人好奇的问道。

“是了,这是脱了壳的米,我的乖乖,全部都是脱了壳的。”有懂行的人喊道,“以前庄上的小公子和小姐们就只吃这样的米,都是我们用手一颗一颗剥的啊。”

“县城里这样剥了壳的米,一两能换到三斤羊肉呢。”有个人普及了一下精米的市场价。

旁边一个妇人吃味的说道:“那五个袋子里都是精米,那岂不是能吃上一整年的羊肉?”

就在这时,郝昭等人又搬上来一个箱子。

蔡琰微微一笑,揭开箱盖,从里面拿出一双老北京布鞋,就连她眼里也闪过一丝渴望。

满花身子更是呆愣住了,看了看自己脚上的草鞋,以及脏兮兮的大脚指头,再看看那布鞋,她羞愧的把脚往裙子里藏了藏。

“满花婶子,这双是给你的,你试试合不合脚,其他婶子们也都试试,不合脚现在就可以换。”

“这样好的鞋子要给我们?”满花婶子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儿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蔡琰笑着说道:“不信也没有办法,难道你还能不要了不成?”

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喊道:“不要可以给我,满花,你脚那么大,估计是穿不了了,给我吧。”

满花婶子没好气的回应道:“我穿不了,可以给我家柱子穿,谁说我不要了,我稀罕得紧。”

说着接过布鞋,左看看右看看,别说,她还真有点舍不得穿了,看了一眼自己脏兮兮的大脚,总觉得埋汰了这样好的鞋子。

还是郝娘懂事,端来一盆子水,还有一块抹布,说道:“婶子们洗洗脚再试吧。”

几个妇人见状,也不扭捏了,当着众人的面洗了脚,换上了新鞋子,有几个尺码太小的,当场换了大一码的鞋子,穿起来原地走了几步,蹑手蹑脚的,生怕把鞋子弄脏了。

满花婶子的脚比较大,好在卫琤买了全码的,给她换了一双四十三码的,穿起来虽然鞋面有点变形,但也算是合脚,再大反而容易脱落。

看着她们穿上新鞋的样子,村里其他妇人纷纷吃味又懊恼起来。她们后悔昨晚为什么不主动一点加入巡逻队,为什么要躲在男人的背后。否则现在自己不也能穿上新鞋子了嘛!

这时,村里的男人们不干了。

特别是看到自己家婆娘穿新鞋子的男人们,纷纷朝称头和郝大刀打听男人们的赏赐有没有鞋。

称头和郝大刀哪里知道啊,他们也喜欢那双鞋子,可赏赐什么是卫琤说了算的,他们只能眼巴巴的看向卫琤,心里想着,宁愿不要防刺服,也要来这么一双鞋子,穿出去多有面啊!